省药监局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主动对接企业,精准服务指导,助推我省医药产业大发展。
应急审评提质增速。1月24日至3月24日,省药监局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应急审批;采取受理即办机制,压缩审批时限;开辟绿色检查检验通道,24小时不间断值班,样品随到随检。截至4月27日,共批准生产企业43家,发出医疗器械注册证87个。全省新增口罩总产能309万只,新增防护服产能1.5万件。应对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错峰错时开学,指导帮扶广而洁消毒剂有限公司、白求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沃鸿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3户企业生产儿童型口罩,日产能达8万只。
服务企业促进发展。出台方案,进一步支持中药创新研发与传承、鼓励中药二次开发与注射剂再评价、加强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备案管理、推进实施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标准化建设、加强中药质量安全监管、注重中药人才培养等工作。开展“一对一”帮扶,深入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实地察看生产车间,给予政策指导;针对企业换发《药品经营许可证》工作,赴吉林裕隆润东医药经营有限公司等54户企业,就人员培训、营业场所及仓储布局、设施设备等事宜现场帮扶解决问题。
扶持政策落地落实。推进落实《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和鼓励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对药品研发、审评给予扶持。为“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出台扶持政策3项,优先安排“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走廊”项目审评。落实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2条,大力推进医药领域打造“双创”升级版。疫情期间,采取并行审批模式,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审批由原来的83个工作日缩短到15天;批准了3家医疗机构4个院内制剂品种用于治疗和防止新冠肺炎,极大发挥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突出作用;对相关企业行政许可有效期到期的,给予延长许可证有效期限扶持政策,保证市场主体持续开展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严格落实省政府要求,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降低至零元;减少企业负担,释放企业活力。开通行政审批网上办、邮寄办,省局所有审批事项均可通过邮寄方式办理,实现了“零跑动”。实行告知承诺制,对符合条件的实施“先证后查”,目前已有8户企业作出承诺,享受到政策红利,最大限度保障了药械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