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场监管厅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营造“三个环境”为目标,推出 19 条具体服务举措,切实为企业补血、减负,有力有效保障市场主体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营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准入环境。从压缩时限、压减环节、放宽条件、优化服务等方面发力,为企业进入市场“拓空间”。明确 2020 年底前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1 天之内,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放宽经 营名称、经营场所、经营范围、所有制等方面限制,出台市场主体住所登记负面清单,实现“非禁即入”。支持发展“小店经济”,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鼓励共享办公、规范增设室外经营摊位。坚持平等准入原则,实现“认流程不认面孔、认标准不认关系”的“无差别受理”。优化服务水平,实现企业开办手续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领取”,全面推广无人工干预智能登记,探索企业开办“套餐”“点餐”和“快餐”定制服务。
二是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对不涉及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轻微违法行为,加大行政指导力度,原则上不立案、不罚款。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培育发展放心消费示范单位、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放心工厂,建设放心消费示范街区(商圈)和行业。组织食品专项抽检,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提升行动,营造网络订餐放心消费环境。从严查处不按规定执行价格收费优惠政策、加重市场主体负担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营造更加宽松开放的发展环境。在融资方面,发挥动产抵押、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用,鼓励企业开展多种形式融资活动;依托“e 窗通”系统和“吉企银通”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与银行机构、金融产品精准匹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降费减负方面,继续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检验检测费用。在助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方面,充分发挥“个转企”智能引导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平台、“小个专”党建引领平台“三大平台”的支撑、撬动作用,切实为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