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20年第8期 > 脱贫攻坚
首页 > 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


日期: 2020-12-07 浏览次数: 字号:[ ]

倾教育之力,精准施策助力帮扶点脱贫摘帽。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是省教育厅定点帮扶的贫困村。在过去的几年中,省教育厅先后选派两批共计6人次担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水南村2017年年底整体脱贫,截至目前没有新识别和返贫人口,贫困发生率为零。

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的关键

省教育厅认识到,强基工作是脱贫的基础,绝不能短视,绝不能糊弄。省教育厅把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厅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各方推进一系列项目的实施。

从2016年开始,省教育厅协调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村里进行了电网改造项目,新建低压线路0.65公里,总投资20.71万元;对高丽屯和新鲜屯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新建了自来水管线,解决了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协调省水利厅投入一期工程专项资金600余万元,进行小流域改造治理,修建了拦河坝,打造水上景观带;向省发改委申请39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的图们江学院和文化大院成为研学和民俗旅游的重要基础,同时还将着力打造朝鲜族特色民居群。村民们说这都是帮扶的功劳。

只靠协调资金进行基本建设无异于无源之水,不能从根本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省教育厅积极谋划,结合当地实际,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开启教育扶贫典型模式。以教育部、文旅部倡导的“研学实践”为核心,将研学实践+精准扶贫+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由省教育厅牵头,延边大学、图们市委组织部、水南党支部村共同规划将水南村打造成为吉林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延边州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青年干部“五同”教育基地(简称水南村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村内新建有1200平米的接待中心,集新时代传习所、会议室、教室、演艺大厅为一体的多功能中心,3处共计3000余平米的文化广场,可以同时满足200人的教育教学和培训需求。仅2019年,就成功接待30多期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参与学生数达4000余人次,举行干部教育培训班5次,成功培训300余人次。

项目启动以来,参与村民以贫困户为主,并带动有接待和劳动能力的其他村民参与,村民接待住宿、提供餐饮、打扫卫生和庭院经济等收益达到人均年增收1500—2000元,同时也给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干部教育培训、党日活动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基地,收到了党性教育、经济增收双赢的良好效果。

脱贫攻坚既要“输血”,更要“造血”

以前,水南村的经济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单纯“靠天吃饭”,村民生活很艰苦。在省教育厅指导和帮助下,水南村提出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按照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民俗旅游,兴业促脱贫。他们探索了“党支部+园区+企业+农户”模式,将村集体闲置土地、厂房、村民劳动力等资源转化为原始股份,与延边海宝农民合作社等企业合作,建成食用菌产业园区。园区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生产菌包,统一提供技术管理,统一收购及销售,每年村集体与合作企业根据效益赢利情况按比例分红。

依托水南村朝鲜族民俗风情突出优势,省教育厅协助村里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体验项目。利用国家下拨的奖励建设资金修建朝鲜族民俗展馆、朝鲜族特色围墙、休闲广场和凉亭等,充分展示朝鲜族文化,提高民俗旅游影响力;协调专项资金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启动了绿化美化行动,创造优质卫生环境;协调长春机械工业学校联合东师理想软件公司为水南村建立网站,进一步宣传水南村旅游资源,提高知名度。协调省旅发委投入专项资金修建70平米旅游厕所,为到村开展研学的学生和旅游观光的游客提供优质生活服务保障。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4户,农家旅馆22户。平均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00余人,村民每家每年都可以增收1000余元。

有文化才有未来,努力打造“文化水南”

省教育厅在助推水南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打造“文化水南”,让水南村成为图们市的亮丽名片。以“有文化的村有未来”为发展理念,省教育厅协助村委会进一步创新文化活动内容,融入新的时代元素。创作推广代表村文化特征的村歌,制定《村规民约》,并制定朗朗上口的简易版和歌曲版,在村部门口立碑镌刻并广为传唱。推动建设朝鲜族民俗文化长廊、修建文化广场、建设民俗围墙等等。正如村歌中唱到的“水南村,美丽的小村庄,文化养育美好明天,可爱的我家乡……”

在帮扶过程中,省教育厅的同志们和淳朴的朝鲜族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上至厅领导,下至工作队无不对水南村的百姓倾注了全部的爱和热情。

省教育厅派驻第一书记钱书友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坚持五天四夜和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克服生活、语言等诸多困难,坚持走村入户,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为脱贫户销售蜂蜜、土鸡蛋、豆油等土特产品,帮助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家庭秋收等。他们还不辞辛苦接待全省甚至全国各方游客和调研上万人,有的时候看到上一批游客高高兴兴地就餐了,自己饿着肚子又开始准备接待下一批游客。最多一次一天接待七批客人。周六周日、节假日是村里游客最多、最忙的时候,不能休息是家常便饭。防汛期间,几天几夜,队员和衣而卧,以方便面充饥,不顾危险,巡查险工险段,安置群众。疫情防控期间,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逆向而行,冲上一线,冒着危险,宣传,消毒、报告、排查、代购,连续驻村五十余天没有回家。家里的老人孩子都照顾不上,真是为了大家,舍了小家。工作队除了工作尽职尽责外,还经常自费给贫困户买大米、豆油、水果等必需生活用品,给贫困户打扫卫生……就这样,以群众脱贫为初心和使命,队员们选择了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水南村脱贫后,教育厅依旧“不摘帮扶”

2017年整村脱贫后,省教育厅坚持“四不摘”,以更大的精力致力于整村巩固提升。2019年以来厅党组召开专门研究帮扶工作会议9次,李晓杰厅长4次到村开展调研,研究解决帮扶村脱贫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以普通党员身份到包保贫困户家中慰问。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厅党组专题研究帮扶村疫情防控工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后,张殿峰副书记在疫情缓解的第一时间到村调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防汛关键期,李晓杰厅长、张殿峰副书记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专程到村调研,推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研究落实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岳强总督学及其他各位厅领导分别以不同方式多次实地调研,走访贫困户,和当地政府共同谋划产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厅各处室和直属单位各党支部对口帮扶,精准到人,多次到贫困户家慰问。

几年来,在省教育厅的协调和参与下,水南村君子兰种植基地与浙江等地紧密协作,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收益稳定。2019年,帮助协调东西协作援助资金240万元,对基地进行了扩建,全部投入生产后,每年项目收益可达30余万元。利用水南村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协调民营公司拟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扶贫资金500万元,开发水南村生态旅游项目——碧海云天。该项目于2019年11月开工,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投入运营后年上缴收益30万元。

数据显示,2019年水南村集体收入超过80万元,新增集体收入超过2万元。脱贫后,水南村的贫困发生率为零。

目前,水南村全村的住房改造比例达100%,饮水安全率达100%,路灯覆盖率100%。如今,水南村一期水利改造已完成,水电管网覆盖率100%。

水南村发生的变化得到各方的高度评价。水南村党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村长(兼)罗哲龙同志被选为中共十九大党代表。水南村先后荣获“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项殊荣,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荣获“省级文明村”“全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吉林省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等众多荣誉称号。

天空湛蓝,山水相依。美丽的水南村早已由原来的贫困村蜕变成为闻名遐迩的脱贫典型村、旅游村、文化村。这一点一滴的变化都凝结着省教育厅同志们的心血。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省教育厅的同志们甘愿更用汗水去浇灌这片深爱的土地,春回大地,愿她绽放山花更烂漫。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