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7年第9期 > 历史回眸
首页 > 历史回眸

历史回眸


日期: 2017-11-23 10:59:00 浏览次数: 字号:[ ]

安平,县域面积仅505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3万。这里人杰地灵,充溢着燕赵风气。追根溯源,开启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人们清楚的看到,安平县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与新中国的建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有一个革命先驱人物在红色记忆里熠熠生辉,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和直隶省第一个中共县委的创建人弓仲韬。

弓仲韬是怎样的共产党人?弓仲韬,1886年生于台城村,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因经常到北大图书馆翻阅进步书籍而结识李大钊。1923年4月,李大钊介绍弓仲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派其回到安平县台城村,着手建立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他卖掉了自家的二十几亩地办起“平民夜校”,还自编《平民千字文》,在教农民识字的同时,向村民传播革命理论。

在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内,1923年8月的一个场面被原景再现:面对鲜艳的党旗,弓仲韬和两名新党员弓凤洲、弓成山围坐在一起,召开全村第一次党员会议。由此,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安平台城特别党支部成立了。1924年8月,安平县已发展到拥有党员20人,党支部3个。为了加强对全县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弓仲韬召开了安平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安平县委,弓仲韬任县委书记。从而造就了“两个第一”的历史丰碑。

传承着“忧国忧民、信念坚定,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两个第一”精神,安平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在翻身求解放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本文摘自《长城网》)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