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会的安排,下面,就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提升机关党务干部专业化能力研究与同行们作一个交流。
一、以新理念引领新认识,努力把握机关党务干部专业化能力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做好机关党建工作,党务干部必须具备党务工作的专业化能力。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要求,机关党务干部的专业化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治鉴别能力。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是机关党务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实践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是做好机关党务工作的内在推动力。
3.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机关党务干部的“看家本事”。
4.依法办事能力。依法办事是法治社会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5.做群众工作能力。为党员和群众服务是机关党务干部的分内之责。
二、以新理念启发新思考,清醒认识机关党务干部专业化能力存在的问题
虽然机关党务干部在实践中展现出一定的专业化能力,但与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相比,机关党务干部的专业化能力还有很大差距,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配备数量不足、专业化标准不高。一些部门重业务轻党建,只要有人“看门”就行。一些部门和区县在机关党务干部配备上舍不得用精兵强将,把机关党委和工委当作“安置型”岗位,或干部退休前的中转站。
2.职业认同感较低、职业自信心不足。不少兼职党务干部看重行政职位,不太把党内职务放在心上,“双岗双责”落实不好,党务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多。
3.专业培训不够、针对性不强。对机关党务干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机关党务干部培训面不宽、培训层次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4.考评机制不完善,激励措施不到位。党建工作效果短时间内不易显现,考核指标不易量化,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相对于业务干部,党务干部的工作业绩不易显现,评先评优、外出学习考察、提拔使用的机率较小。
三、以新理念把握新方向,不断探索机关党务干部专业化能力的提升路径
以上问题,已成为制约机关党务干部提升专业化能力的重要因素。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建立和完善人才专家化、培训科学化、运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当务之急是在机关党务干部的选配、培训、监督、激励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选优配强。加强机关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必须严把入口关。一是合理设置党务岗位,科学界定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条件。二是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依法依规足额配备。三是在具体人选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选拔党性强、知识面广、敢担当的干部。四是提高选拔工作的透明度和普通党员的参与度。
2.强化培训工作。一是加强系统培训。二是突出重点培训。三是组织“补短板”培训。四是加强实践培训。
3.严格监督管理。一是加强日常教育。二是从严从实从细管理干部。三是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机关党务干部考评工作。
4.重视激励关怀。一是利用“七一”等重大节日开展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二是对长期勤奋工作、业绩突出的机关党务干部,建议提拔使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良好的政治生态。三是对在同一岗位任职满5年以上的机关党务干部,应尽量安排交流轮岗。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对机关党务干部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