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6年第1期 > 本刊特稿
首页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日期: 2016-02-22 10:22:00 浏览次数: 字号:[ ]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思想,落实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开发取得积极成效。2015年12月17日,我省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新年首个工作日,由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千个单位包村、万名干部包户、百万党员参与帮扶活动正式启动,全面拉开我省脱贫攻坚序幕。

我省脱贫攻坚的“千个单位包村、万名干部包户、百万党员参与帮扶”活动1月4日启动。

一大早,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蒋超良分别带队赶往延边和白城地区。按照部署,这次扶贫攻坚战由省级领导带头,省、市、县三级干部联动,上千个单位包村,1万余名干部走进全省各个贫困村。

在延边州和龙市南坪镇高岭村扶贫联系点,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看望慰问贫困群众,与大家一起研究脱贫致富措施和办法,并深入到和龙市和龙井市乡村、企业、项目建设现场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下更大的决心,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省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在高岭村村部,巴音朝鲁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村干部、贫困群众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贫困群众的需求和企盼。巴音朝鲁指出,高岭村贫困人口多,老龄化严重,村集体经济薄弱,自然资源匮乏,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帮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要牢记责任,精准施策,帮助他们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要把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劲头调动起来,鼓励大家摒弃“等靠要”的落后观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升就业本领,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要突出产业开发脱贫,积极扶持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和光伏发电等项目,组织引导村党组织、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以产业和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要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稳步推进土地流转,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推动固边富民工程,优先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同步推进乡村道路、农田水利、信息网络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把贫困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村。

4日晚上,巴音朝鲁顶着凛冽寒风、踏着夜色分别来到贫困群众崔永海、吕永成、崔哲峰、智仁哲、白羽荣家中,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家庭成员、经济收入、救助保障等情况。每到一家,他都与大家围坐炕上,促膝而谈、嘘寒问暖,与他们一起找原因、想办法,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克服困难,自力更生,积极融入当地产业发展,争取早日脱贫致富。他要求当地干部要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出谋划策、理清思路,将脱贫工作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到产业,切实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巴音朝鲁十分关心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的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5日,他不顾劳顿又先后来到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头道镇吉林省众鑫绿色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福洞镇雪山种貂养殖公司,以及龙井市智新镇华龙集团海兰江牧业有限公司、东盛涌镇太平村棚膜种植项目基地、东盛涌镇仁化村特色村寨项目建设现场,实地察看企业发展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情况。吉林众鑫绿色米业公司采取“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帮助120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海兰江牧业公司利用国家扶贫资金发展延边黄牛产业,目前已累计为630户贫困户分红252万元。在两家企业生产车间,巴音朝鲁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鼓励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现代化水平,形成种(养)、加、销良性循环,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东盛涌镇运用扶贫资金建设46栋温室大棚,所获利润的70%平均分配给880户贫困户,30%作为村集体收入。巴音朝鲁走进温室大棚,详细询问采摘周期、市场价格等情况,对镇委镇政府精准利用扶贫资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做法给予肯定。他指出,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要立足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这一核心,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让更多贫困群众从中得到实惠、早日脱贫。

巴音朝鲁强调,当前,我省脱贫攻坚战已全面打响,各地各部门要站在政治、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部署上来,统一到“三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攻坚目标上来,坚决如期完成这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拿出硬措施,啃下硬骨头,切实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充分发挥包保单位、干部和党员作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干劲带领脱贫攻坚,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确保全省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1月4日,省长蒋超良冒寒风、踏冰雪,带领省级相关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脱贫攻坚包保片区白城市就脱贫攻坚任务进行对接,并走访慰问贫困群众、困难党员。他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中央和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再学习、再动员、再落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聚万众之志,发精准之力,扎实搞好对接服务和帮扶工作,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蒋超良首先来到大安市,召开包保片区任务对接会,听取了白城及大安市有关工作汇报,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蒋超良指出,白城市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按照省委要求,白城市行动快、干劲足、措施实、基础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下一步,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坚定不移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一要深刻认识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思想,准确领会和把握精神内涵,以科学的思维方法谋划推进工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工程,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课题,与推动发展、深化改革、惠及民生结合起来,全力以赴推进。完成好脱贫攻坚任务,是对每名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的考验,是对领导发展能力的检验。二要着力在“精准”上下功夫。关键是实施精准摸底、精准识别、精准分类、精准施策。健全建档立卡标准体系,明确帮扶对象,完善审查、评议和公示等流程,做实基础工作。三要落实各项脱贫工作措施。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切实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四要搞好包保责任对接。压实包保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实现对贫困村、贫困户联系包保全覆盖。加大考核力度,不脱贫不脱钩,推动包保任务真正落地。引导贫困地区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思想,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激发自我脱贫内生动力。五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利用乡镇和村“两委”换届的契机,抓好基层队伍建设,选派一批高素质干部到扶贫一线建功立业,实现党建和扶贫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大安市两家子镇同德村是蒋超良省长的农村党建联系点和脱贫攻坚包保村。蒋超良先后来到贫困户刘志才、刘国顺、高佰有、汤国君和困难党员于庆水家中走访慰问。刘志才的儿子患先天性智力障碍,家中缺少劳动力。蒋超良一进屋,就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生产生活安排、家庭收入情况。蒋超良鼓励刘志才,“你要鼓足勇气,积极开拓生产经营门路,通过发展畜牧养殖增加收入。相信有各级组织的帮助,加上自己的奋斗,你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75岁的贫困户于庆水是一名老党员,患有慢性疾病,日子过得紧。蒋超良与他一见面就亲切握手,唠起家常。于庆水说,自己是一名党员,不仅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致富,还要发挥带头作用。蒋超良高兴地说,困难党员脱贫带有示范效应,要争做致富的领头人。希望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蒋超良还来到同德村村委会,考察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逐册翻阅贫困户登记表、精准扶贫公示、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纪录等,仔细了解动态管理、信息采集和监督考核等情况,称赞他们工作深入,抓得很细致。

之后,蒋超良在同德村村委会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党员、村民代表的发言。蒋超良指出,同德村脱贫致富信心足,村级班子坚强有力,干部精神状态好,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强,脱贫攻坚迈出了坚实步伐。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增强脱贫信心,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搞好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心谋划扶贫项目,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完善便民服务大厅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1月4日到5日,省政协主席黄燕明来到农安县,认真听取长春市、农安县和农安镇的扶贫开发工作汇报,并深入包保联系的东好来宝村和长安村,走访慰问包保的贫困家庭,了解他们生活上的具体困难,与他们商量脱贫致富的路子,鼓励他们勇敢自信地奔向新生活。黄燕明指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仍需进一步汇集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共同实现脱贫目标。他强调,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先要把基层的贫困情况摸清,解决好“帮扶谁”的问题,要把各级党委政府的扶贫政策吃透,针对每一个贫困家庭研究具体脱贫方案。实施精准扶贫,既要进一步拓宽思路,也要进一步拓宽帮扶渠道,面对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一些新情况,我们要结合过去的好经验,想出一些新办法。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积极协调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动员各级政协委员,共同努力打赢扶贫攻坚战。要用实的措施,取得扶贫实的效果,要真正关注到贫困群众的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想方设法使他们掌握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变“输血”为“造血”。要扶贫,更要扶“志”,在帮扶贫困群众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他们努力改变生活的主动性。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政协委员都能行动起来,树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与决心,真正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每一户贫困群众都能实现脱贫。

1月4日到5日,省委副书记马俊清来到靖宇县,认真听取白山市、靖宇县、长白县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深入包保联系的村屯、家庭,与村民代表座谈商讨脱贫打算,深入农特产加工项目,调研企业带动困难群众就业致富情况,并对白山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具体要求。马俊清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党委政府和参与包保帮扶的部门单位,要认真“吃透”省委省政府部署精神,“吃透”贫困地区实际情况,找准新定位,把握新阶段,瞄准新目标,遵循新思路,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省委决策部署上来。马俊清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是惠及贫困群众民生改善的大事实事,对于贫困地区后发赶超、加快发展,对于包保部门深入实际、推动工作,对于帮扶干部深入群众增长本领、锤炼作风,也是难得的机遇。当前,关键是要聚焦贫困村屯群众的住房、道路、饮水、产业发展、医疗保障等重点难点问题,加大推进落实力度,做到任务落实、组织落实、措施落实、管理落实、效果落实,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各省直包保单位要坚持统筹结合,尽最大努力把脱贫共建工作与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与振兴老工业基地相结合,与实施“十三五”规划相结合,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输血与造血、脱贫与致富、开发与保护、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1月4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高广滨来到双辽市服先镇五一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和贫困党员,实地察看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情况,与当地干部群众和包保部门共同研究脱贫致富的措施办法。高广滨指出,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关键是情况要明、底数要清、措施要实。要按照精准扶贫要求,详细了解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分析致贫原因,找准主要症结,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将帮扶措施细化到每一户和每一个人,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要把扶贫与发展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庭院经济,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要加强乡村公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逐步改善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夯实扶贫开发基础。要通过扶贫特惠金融贷款置换等方式,解决一些困难群众民间债务沉重的问题。对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无法实现脱贫的特殊贫困群众,要做好政策性保障兜底。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包保部门和驻村帮扶干部的作用,抓紧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更好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1月4日至5日,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金振吉来到东辽县金州乡双福村,走访慰问贫困户,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收入、居住环境等情况,并与村干部、党员代表、贫困户代表及致富能手座谈,一起研究如何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奔小康。在先后深入龙山区工农乡大良村等4个贫困村调研后,金振吉在东丰县主持召开辽源市脱贫攻坚座谈会。他指出,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先要弄清脱贫与致富的关系、脱贫攻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农村农业农民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既要突出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又要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金振吉指出,要抓好村级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及致富骨干队伍建设,认真做好贫困人口基本状况调查,组织和引导贫困户利用房前屋后自留地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养殖业,调整种植业结构,依托当地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等。要有计划地改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金振吉强调,市县乡三级政府要注重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突出抓好农村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搞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脱贫攻坚组织领导、政策保障、激励制约体系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1月5日,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来到图们市石岘镇河北村开展扶贫工作。房俐详细了解了河北村的基本情况、贫困状况和产业发展情况,对合鑫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食用菌的扶贫产业项目、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房俐强调,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学深吃透各项扶贫政策,加强整体规划,切实转变作风,真心实意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及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突出工作重心和工作难点,突出扶贫措施的针对性,分门别类,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牢牢掌握扶贫攻坚战行动的目标,确保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要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房俐要求,要围绕市场抓农业,抓好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扩大特色种养业规模,努力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要依托延边州得天独厚的民族风情,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大项目为支撑,坚持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民俗风情旅游。

1月4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崔少鹏带领省纪委帮扶工作队来到磐石市石嘴镇永丰村,开展脱贫帮扶对接工作。在听取了吉林市、磐石市关于当地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的介绍后,崔少鹏着重强调了三点意见。一要高度重视,切实将思想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站在政治、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意义,坚决如期完成这项重大政治任务。二要严谨务实,切实加强对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科学谋划。要摸实贫困底子,打好攻坚基础;要紧盯目标节点,明确攻坚任务;要聚焦关键领域,发力攻坚难点;要强化薄弱环节,拓展发展空间,着力改善民生。三要落实责任,切实强化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机制保障和作风保障。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坚持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难点事项亲自协调、任务落实亲自过问,真正把扶贫开发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要切实完善工作机制,继续加大上下沟通衔接力度,不断建立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机制。要切实强化工作作风,把做好扶贫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重要阵地,着力推动工作作风转变,保障脱贫攻坚任务的深入落实。随后,崔少鹏一行走访慰问了5户贫困户。他鼓励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党和政府将根据不同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进行精准扶贫,带领大家尽快脱贫致富,早日实现小康。

1月4日,省委常委、副省长庄严赴公主岭市龙山乡泉眼村,进行脱贫攻坚任务对接。庄严首先来到贫困户和困难党员的家中走访慰问,和乡亲们一起坐在炕沿儿上,面对面交流。庄严深入询问了各家的致贫原因,鼓励他们要有信心,党和国家对脱贫攻坚工作十分重视,省委和省政府也出台了包保帮扶的重要政策,并嘱托他们只要好好干,日子就会越过越好。随后,庄严又来到泉眼村,观看公主岭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了解平台的作用与特色。接着,实地考察了公主岭双利养殖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兴源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合作社的产业项目。庄严说,两个合作社开展的生猪养殖和木耳栽培项目都很好,脱贫攻坚要注重与项目相结合,要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庄严强调,要切实增强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切实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度,进一步摸清底数,完善扶贫规划,明确扶贫路径,切实打好扶贫攻坚战;要强化责任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督查问责,切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扎实成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选好一把手,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管理。

1月4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高福平带队来到柳河县罗通山镇福民村,认真听取通化市、柳河县、罗通山镇和福民村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深入包保联系的村屯、家庭,与村民代表座谈脱贫打算,研究脱贫思路和办法,并对通化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具体要求。高福平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党委政府和参与包保帮扶的部门单位,要认真“吃透”精神,“吃透”贫困地区实际情况,找准新定位,瞄准新目标,遵循新思路,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高福平强调,脱贫攻坚工作必须明确思路,工作定位要准。要从实际出发,顺势而为,坚持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对相当一部分因病、因残疾致贫的绝对贫困户,要保证政策兜底,通过纳入低保等手段,让这部分贫困人口有基本保障;同时,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东部山区特色经济发展较好,要搞好烤烟、畜牧业、旅游、棚膜、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确保衔接落实到户。最后,高福平提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还是要靠基层组织,要结合村级组织换届,把具备好的政治素养和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同时有能力带领大伙把经济搞上来的干部选上来,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村级基层党组织。

1月4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荀凤栖来到长岭县,深入到包保联系的三团乡六十八村,与村民座谈商讨脱贫打算,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详细了解致贫原因,鼓励困难群众不畏困难,坚定信心,与各级政府和帮扶人员一起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同迈向小康。之后,召开座谈会,听取长岭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并对长岭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具体要求。荀凤栖指出,要坚定如期实现脱贫任务的信心。省委提出,我省到2018年年底前基本实现脱贫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有深刻认识,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到最重要位置,确保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要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切实建立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在精准政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进一步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各帮扶单位要和松原市、长岭县加强工作沟通、配合,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近120万人实现脱贫,但仍有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4万贫困人口。2015年底,吉林提出到2018年实现“三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此次活动是我省打好打赢脱贫攻坚的“第一场战役”,旨在充分发挥全省各级各部门(单位)和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示范引领行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到2018年底前,我省基本实现脱贫目标。□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