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督促省直各单位机关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按照省纪委《关于开展约谈、述责述职、细化量化责任清单深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的通知》要求,省直机关纪工委于11月24日至25日,先后组织召开了125个省直单位机关纪委书记述职述责暨党风廉政建设集体约谈会议,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张丽出席并对机关纪委书记进行了集体约谈。
张丽指出,这次召开的机关纪委书记述职述责和集体约谈会议,是落实省纪委、省直机关工委年初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是对省直各单位机关纪委落实监督责任情况的检查,是对大家的谈话提醒,也是进一步唤醒大家的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
张丽指出,近一年来,省直各单位机关纪委突出监督执纪问责,扎实落实“三转”要求,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狠抓落实,成效比较明显。但还存在着没有把监督执纪问责贯穿到纪检工作全过程,主动担当精神不强,真抓真管、敢抓敢管、常抓常管、严抓严管不够等问题。一是教育监管不严不实。廉政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重部署轻落实的问题,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中。二是主动发现问题的方法手段不够。多数单位还存在着靠巡视组反馈、靠纪检组安排、靠纪工委转办的问题。三是纪律审查不够严格。部分单位以谈话、函询代替初核,甚至通过电话对违纪问题简单了解后就予以结案,极不严肃。四是责任追究还不到位。个别单位党员干部受到刑事处罚后,有的没有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有的对党员干部违规收受礼金、变相公款旅游、兼职取酬等问题,只进行批评教育或简单“叫停”,没有依规依纪进行调查处理,更谈不上落实“一案双查”追究领导干部责任。五是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禁而不止。一些单位仍然存在巧立明目为单位职工发放津补贴、超标准报销公出费用、违规报销因私外出费用、私自改变公出行程变相公款旅游、变相公款吃喝等问题。六是抓机关纪律作风建设持续性不够。在纪工委采取明查暗访等一系列督查情况下,仍然存在着个别单位干部工作时间用手机、平板电脑进行网购、炒股,看电视剧,中午锻炼后不能及时到岗、下午上班期间睡大觉等情况。七是纪律审查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不落实。纪工委每年都做出部署、提出要求,但各单位落实的并不好,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八是纪检干部能力素质还不够高。有些机关纪委书记纪律审查流程还不够熟悉、执纪尺度把握的还不够好、发现问题线索能力意识还不强、不敢真监督真问责、不敢严抓严管等问题依然存在。
张丽强调,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对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再次释放了管党治党越来越严的强烈信号。各级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要带头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履职尽责做好纪检工作。一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切实做到思想从严。要加强《准则》和《条例》的学习,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学思践悟,不断提高执纪能力;要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二要牢固树立担当意识,切实做到执纪从严。要以“啄木鸟”精神监督执纪问责,一把尺子执纪到底;对群众反映问题突出的干部,要及时约谈、诫勉,帮助其改正;对信访举报、巡视、审计、监督检查、个人有关事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查实一件、处理一件,让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要牢固树立务实意识,切实做到作风从严。要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对变相公款吃喝、变相公款旅游、变相发放津补贴等踩踏作风红线的问题一律严肃处理;要向工作不在状态、自由散漫、混日子、不干事也干不成事的人亮红牌,严格执纪问责,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张丽要求,机关纪委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主阵地,纪检干部是主力军。要强化阵地意识,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敢于“亮剑”,要以“人在阵地在”的决心和勇气,推动省直机关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来自省直125个单位的纪委书记结合本单位实际,围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进行了述职述责。大家纷纷表示,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感受到了压力,增强了紧迫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变压力为动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