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供销合作社党组织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积极发挥党的领导和党员表率作用,精准落实扶贫攻坚任务。
省社党组高度重视,把扶贫攻坚列为中心工作
省社将产业扶贫、开放式扶贫作为扶贫工作重点,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落实扶贫攻坚任务。其中,黄牛养殖项目初步建成,并取得实效。2015年帮助卧龙村向全国总社申报了1500头黄牛养殖项目,争取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资金14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初步建成,每年可为贫困户增加收入近8万元。“野猪饲养”项目,正在扎实推进,争取省级财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近5万元。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包保村屯的人居环境。针对卧龙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屯道路破损严重,自来水管网老化、渗漏,村桥塌陷,路灯安装不足,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泥草房和危旧房等实际困难,驻村党员干部全力配合村两委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危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相关政策,协助贫困村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建设。已争取到省民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资金50万元,计划帮助卧龙屯维修水泥路1.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00基盏。驻村第一书记刘岩通过沟通协调,争取和龙市文体局支持,为卧龙村安装篮球、排球及相应文体设施,丰富村民业余生活。通过协调和龙市老年促进会争取10万元资金,改造了村里的门球场,为村里老人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
党员领导干部作表率,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年初,省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吴晓光亲自率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及5名脱贫包保干部等一行8人,到扶贫点卧龙村现场办公,并对脱贫包保干部提出要深入农户,摸清底数,掌握第一手材料。5位驻村党员干部牢记使命,及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8月16日,贫困户尹永斗家中发生火灾,房屋烧毁,粮食、家电等生活用品全部烧光,一家人身无分文,生活难以维计。省社驻村党员干部闻讯后立即赶赴卧龙村,给受灾群众送去米面油衣被等生活用品以及慰问金共计5000元,并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帮助建设新房。根据驻村党员干部介绍,包保村由于信息闭塞,蜂蜜销路不畅,每年都有1万多斤蜂蜜销售不出去的实际情况,协助村里成立养蜂专业社,吸收社员蜂农14户,其中8户是贫困户。专业合作社有412个蜂箱,年产优质蜂蜜3万斤。为了进一步带动蜂农脱贫,解决蜂蜜销售难题,省社机关党委向机关及直属单位全体党员发出了购买蜂蜜献爱心倡议书,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参与购买蜂蜜活动,共帮助贫困户销售蜂蜜1600多斤,增加了蜂农家庭收入,提高了全体党员的扶贫攻坚意识,助推了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洪灾过后,为帮助受灾群众和贫困家庭安全过冬,省社机关党委再一次倡议机关及直属各单位全体党员为受灾群众捐献衣物,广大党员踊跃参与,共收到棉衣、棉被、毛衣、外衣等362件,已于9月26日送到灾民和贫困户手中。
驻村党员干部克服自身困难,积极为村民做贡献
5位驻村党员干部克服了本职工作不脱钩的压力,走访贫困户145户,参加村党组织活动15次。对贫困户实行分类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对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收入的特困户,通过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经济救助、政策扶持、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帮助其改善生活条件,实现兜底脱贫;对有富余劳动力或可开发资源、可挖掘潜力的一般贫困户,帮助他们科学规划脱贫方案,制定脱贫措施,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指导贫困户开展种植、养殖、经营、创业、就业等致富项目,“一户一策”,引导其实现脱贫致富。同时,驻村党员干部还为贫困户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和扶贫手册,实行一户一档一台账管理,并建立相应纸质档案及电子档案,做到贫困户信息台账精准全面。
今年8月下旬,受台风“狮子山”影响,和龙市连续5天降大雨,使蜜蜂河、古洞河水位急速上涨,部分河流出现溃堤险情。汛情灾情进一步加剧,直接危及包保村屯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驻村第一书记刘岩等5名党员干部主动加入到抢险第一线,与村干部、村民并肩作战10昼夜。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村里制定抢险方案,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不漏一户。排查险情,每小时进行一次巡查,及时调配力量堵塞危险堤坝,直到险情消除,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省供销合作社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