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5年第3期 > 东北风情
首页 > 东北风情

东北风情


日期: 2015-04-27 浏览次数: 字号:[ ]

也许你就是身在他乡的东北人,一锅热气腾腾的酸菜和唇齿留香的酸菜肉馅饺子,是否让你想起了那些年老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着身影?故乡开始一点点地在我们的记忆中模糊,只是那家的味道,温馨恒久……

酸菜其实不是东北人发明的,两千多年前的《周礼》,已有用腌渍法来延长蔬菜保存期的记载,那时,酸菜还被称为“菹”;最讲究酸菜腌制仪式感的也不是东北人,比如一坛酸菜老汤能传承好几代的四川人。

但,最爱酸菜的,一定是东北人。酸菜,是东北人血脉里越发酵越脆爽的天性,是东北人舌尖上越咀嚼越有味儿的故乡。

东北人为什么都爱吃酸菜?这是一种地域文化习惯,与东北的气候、蔬菜储存、季节性等等有着直接关系。其实最原始的原因,是冬天太冷,冬季太长,一般要五个月以上,什么蔬菜也放不住,必须储存蔬菜。可是冰天雪地的咋储存?一个是挖地窖,储存白菜萝卜土豆大葱等,农村好办,城里不好办,没地方挖窖;二是激酸菜,也叫淹酸菜,城乡居民一般都要激一两缸酸菜。为什么叫激?就是白菜洗净要用开水烫一下,摆到缸里用个大石头压住,加入没过菜的凉水。一般泡上二十几天即可食用。不放盐,菜始终是原味带酸的。定期换水,一直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三九天最冷的时候,我老家外屋的酸菜缸结了一层冰,像冰镇了一样,破冰捞酸菜,拔凉刺骨。应该说酸菜是一种对付环境的办法,并非比新鲜蔬菜好。但是,人的生存智慧无穷,这酸菜的做法和吃法在岁月流转中不断花样翻新,渐次成为北方人特别喜爱的一味佳肴。流行歌曲里的“翠花上酸菜”,更无形提升了东北饮食文化的独特韵味儿。

转眼离开东北已经几十年,酸菜却始终忘不了,每年都想法激一点儿冬天吃,也算是离不开的乡情吧。今年春节去大连做客,除夕那天买了一棵酸菜包饺子,大家吃得分外香甜。二十多年前,有位记者来采访,我请他吃了我自己做的酸菜馅蒸饺,谁知那哥们竟然念念不忘。见了我就说还想吃蒸饺,酸菜馅的。吃酸菜不分等级、城乡、贫富,东北人家里,有两样东西不可缺少,一是酸菜缸,二是腌酸菜用的大石头。贫家豪门皆如此。据说,当年张作霖的大帅府配有七八口酸菜缸,可往往还是不够吃。张大帅的儿子——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少将,官拜解放军海军参谋长,文革时遭迫害,弥留之际,最想吃的就是酸菜。赵本山小品里说的“猪肉炖粉条子可劲造”,就是指东北的酸菜粉条大肉片,那是文艺范儿的植入广告,印象老深刻啦。

王锦思在博客里说,东北菜具有淳朴自然的天性,菜码很大,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无论是白菜、香菜、生菜,还是水萝卜、黄爪、小葱等,如果加上自家做的大酱,格外招人稀罕!这是下里巴人的东北菜,还有阳春白雪的高档东北菜,那就是满汉全席,真正能吃全的没几个人。伪满统治时期,溥仪的伪皇宫使山东菜、宫廷菜与吉林民间菜相互交融,形成了今天的东北菜。满族火锅铜炉炭火,一切讲究天然古朴,目前四面八方地影响了中国人的饮食偏好。小鸡炖蘑菇,鸡不能是肉鸡,蘑菇必是野生的,榛蘑、白蘑、草蘑比较好。再就是干豆腐,柔软而富有弹性,薄厚适中,蘸酱或炒辣椒都很好吃。

其实,小鸡炖蘑菇加上酸菜,也是颇有风味的菜肴。对于不喜欢大肉的人,也可以一饱酸菜的口福。羊肉牛肉均可替代猪肉,少数民族吃酸菜也不必有什么担忧。至于酸菜火锅,如今已遍布东西南北,带点麻辣,四季飘香,这是东北饮食文化的普及性外延,可谓是美味流传,风光无限。

酸菜确实是东北人的万能菜,任何其他菜种和酸菜结合,都让东北人产生无限的口感,比如酸菜冻豆腐、酸菜粉条、酸菜辣肺子、酸菜肉丝、酸菜炖大骨头、酸菜血肠、酸菜馅饺子,包子,馅饼。尤其是酸菜可消解大肉的油腻,两者和谐,真乃天下无敌。酸菜与冻豆腐也是绝配,咬一口冻豆腐,汁水淋漓着从蜂窝眼里溢出,没吃过的绝对遗憾。

酸菜的吃法,验证了东北人豪爽的性格。酸菜里的肉片绝不是细细薄片,而是大片,一两公分厚,肥多瘦少,正适合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口里生津,脑袋冒汗,那叫一个爽。外地人甭说吃,看着也目瞪口呆,真不晓得这酸菜因何让东北人如此钟情。不过现在,酸菜不再只是原生态,越做越精美,越讲究,已如孔夫子的名言“脍不厌细”了。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