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路路政管理局的前身是吉林省交通规费征收管理局。按照国家有关燃油税改革的相关政策规定,于2012年职能转换组建吉林省公路路政管理局,为省交通厅下属省、市、县三级路政管理机构直属管理体制单位。
一、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原征费系统在文明创建方面始终走在交通系统的前列,具有光荣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1997年--1999年养路费征收连续三年受到厅党组通令嘉奖。2003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交通系统文明行业。2005年1月被国家交通部、人事部评为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2007年被交通部评为全国交通系统治理“公路三乱”先进单位。2000—2009年始终保持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2012年又被评为2009至2011年度省级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2001—2008年被省交通厅直属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截止2008年底,全省交通稽征系统所属单位全部跨入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行列,其中有32个单位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有32个单位被评为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2013年,省局、白城市局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延边州局、通化市局、延边州和龙分局、图们分局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一人获得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省局被省交通厅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系统9个市(州)局分别获得市级荣誉,有15人被评为市级先进个人;松原市路政副局长初志刚被省厅评为“最美吉林交通人”。
2013年以来,省局领导班子党政主要领导把精神文明建设紧紧抓在手中,作为近年来重要工作认真研究,狠抓落实。2014年新班子组建后又提出治超工作为基础,以职能转换为中心,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苦练内功,提高素质,创新开拓,认真履职,稳步推进路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全省高速公路超限治理工作扎实开展;职能转换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使全省广大路政干部能够以大局为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遵纪守法的高尚情操。保证了全系统无上访告状的现象发生,无安全事故发生,无职工违法乱纪行为发生,各级班子无不廉洁情况发生。全系统始终保持着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以行业文明建设为主体,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省路政局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针对路政职能面向社会,是交通系统“窗口”这个特点,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行政工作齐抓共管,省路政局一直注重行业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相统一,用精神文明促进各项行政工作的发展。同时,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全系统职工整体素质,推进行风和行业文明建设为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以文明窗口建设为主要载体,注重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加强治超硬件和科技手段建设。配备10台流动治超车、4台生产用车、70部执法记录仪、5套应急照明设备等检测、执法、应急设备设施;完善了5个固定检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及10个流动治超中队的装备配置;购置更新了39台执法工作车辆,改善了工作条件。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积极开展宣传,创造良好舆论氛围。印制了20000份宣传手册,直接面向车主发放。使广大车主了解治超、理解治超、支持治超、监督治超,为治超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三是创新服务方式。转变思想观念,提供人性化、亲情化服务,每逢下雪,治超人员都主动清理站里和通道的积雪;遇到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高速封路,当班人员会主动告知过往司机,义务劝返。在治超站为过往司机提供免费热水,为外地司机指路,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为车主服务的意识,为治超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加强依法行政服务理念。按照省厅的“创文明窗口、做文明人”的总体要求,从树立队伍形象入手,努力提高路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业文明程度。通过参加内业培训学习和对治超执法人员开展廉政教育,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使树立良好的执法服务形象。
三、寻找有效载体,积极开展多种有特色的活动,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主要有三个载体:
第一个载体,开展五型机关建设活动。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五型机关建设。举办“我为创建五型机关献计献策”主体座谈会,团员青年参加座谈,就开展多种形式学习、创新管理思维和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资源节约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开展六学活动。全系统以学理论、学精神、学业务、学意见、学标准、学先进为主线,开展了读书学习活动。三是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促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开展为基层群众服务,为车主服务、为社会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党员进社区服务活动;组织为车主发放宣传单一万份;为“三帮扶”村提供帮扶资金51万元。四是开展向先锋模范学习活动。对工作中涌现出的一批在新职能工作中表现优秀,爱岗敬业的好党员、好职工,通过系统内部发行的《吉林路政》上设立专栏,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宣传,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
第二个载体,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组织参加省厅举办的新党章和十八大知识赛;参加省厅举办的第一届羽毛球球比赛;在全系统举办“庆祝建国65周年、弘扬路政文化”摄影书画比赛。
第三项载体,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多种形式文体活动。如:在“三八”期间,组织省局女职工参加了 “三八”节净月徒步行;“五四”期间,组织团员青年进行上岗实践,在净月治超站进行了实际上岗锻炼;七一期间组织全体职工观看教育电影等。
四、突出抓好学习型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
全系统积极开展了各种学习活动,加大学习型组织建设力度。第一、抓好业务学习。一是组织全局40余名干部参加省厅专题培训;二是围绕治超工作举办各类业务培训,对各市(州)局业务骨干约80人进行培训。第二,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学,起好示范作用。党委中心组都先学一步,学习过程中党政主要领导带头谈体会、谈认识,而且亲自做学习辅导。二是学习内容结合实际。重点组织学习时事政治、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党的群众路线相关文件和全国、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定期举办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三是学习方法灵活多样。指定文章自学、集中辅导,定期进行学习体会交流,进行学习测评。第三,抓好文化学习。建立了图书阅览室,统一订阅了各类书籍、报刊杂志供广大职工查阅,定期出版我局自行编印系统内部发行的《吉林路政》也为系统内部职工提供业务交流和阅读的平台。
五、狠抓安全管理不放松,进一步创新工作形式和方法
几年来,局领导对安全管理高度重视。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创新抓好安全工作。一是加强安全监管措施,强化了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把安全目标层层细化、量化,形成了省局负总责,各分局和职能部门负责人重点负责、直接负责的安全管理模式。二是倡导安全文化,树立安全理念,推动安全教育宣传工作。三是落实实际演练,每年春秋两季都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开展安全演练。三年来,始终被交通运输厅评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六、保持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进一步完善低碳环保办公措施
省路政局一直没有放松优美环境和保持低碳环保办公的硬件建设。全系统上下各工作单位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工作状态。按照节能环保的要求,提倡低碳办公,在全系统开展“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活动,号召广大职工自觉从小事、身边事做起,做到随手关灯,注意节水,节约用纸、下班主动关闭电脑,在食堂用餐不浪费等,将勤俭节约这一思想观念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文化,成为职工的实际行动。努力营造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办公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