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中国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文明办的精心指导下,全省气象部门始终以创建工作为总抓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两手抓”,以提高职工的全面素质为主线,以气象文化为核心,内强素质、外塑形象,1997年首次获得全省“先进系统”称号;1998年获得全国气象部门“文明系统”称号;2009年获得全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行业”;2012年获“全省文明行业”称号,全省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得到了巩固和提高,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省气象局坚持从机关抓起、从机关做起,已连续15年保持“全省文明单位”称号,不断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发挥机关示范带动作用。2014年省气象局(机关)、辽源市气象局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吉林市气象局通过复查保留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其他七个市(州)和长白山气象局都将成为全省文明单位,即市(州)以上全部达到省级以上文明单位。
一、加强领导,提高创建工作的组织保障
全省气象部门2012年跨入省级文明行业新台阶后,省局党组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摆上了更加重要位置,进一步健全了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将创建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纳入绩效目标,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考核;会同省文明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气象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确立了气象行业文明创建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全省气象部门100%达到市级以上、60%达到省级以上、5%达到国家级的文明单位创建目标任务,目前这个目标已实现,100%达到市级以上、65.5%达到省级以上、5.5%达到国家级的文明单位;将创建工作作为吉林气象事业“二次飞跃”的重要内容,强化了责任,细化了措施,新起点深化,高标准定位,下力气抓实,确保文明创建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二、创新载体,增强创建工作的推进动力
按照创建标准和要求,全省各级气象部门以创新载体为主要抓手,精心谋划,认真实施,营造氛围,积极推进,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工作格局。
推进“青年文明号”建设,保持两个青年文明号集体,机关团委获得“五四红旗团委”称号,首次联合团省委、省青联评选表彰了10名全省气象部门“十佳青年岗位能手”。推进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联合省文明办组建和招募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纳入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省志愿者协会发展规划,广泛组织开展气象科普、防灾减灾、扶贫济困、文明礼仪、保护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机关全体在职党员到社区认领帮扶项目。推进“五型机关”建设,以转变作风为主线,制定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建设实施意见,巩固和发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进党组织建设,设立和定期举办“白山松水讲堂”活动,加入“长白山讲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2013年、2014年机关党委荣获省直机关年度先进机关党委、优秀学习型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等称号。推进“职工之家”建设,成立吉林省气象行业工会工作委员会,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推进“巾帼建功”建设,健全了省局女职工委员会,建立女职工日常活动的有效载体,省气象台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推进服务模式。“日报告、候评估、周滚动、月延伸”的无缝隙、“闭合式”服务在重大气象服务中发挥了作用,《务实高效为“两抗一保”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心系民生为安全度汛保驾护航》、《全力推进东北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服务吉林振兴》等分别获得省直机关“建功十二五”优秀成果和突出业绩奖。推进硬件设施建设。联合绿园区政府文明共建,由区政府投入200万元,省气象局投入500余万元,对气象大院进行标准化社区标准示范小区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文化引领,丰富创建工作的精神内涵
在《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指导下,实施“一个体系、四个系统”气象文化建设,基本形成了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气象文化,具体体现“六个一”,即一个统一的“中国气象”行业名称和标识、一种“准确、及时、创新、奉献”气象精神、一个“工作政府化、业务现代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理念、一个长白山气象传统教育基地、一部《吉林省气象基层台站简史》教材、一个“一流台站、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装备”的二次飞跃指标体系。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加强气象文化建设,打造气象软实力为着力点,在全省气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中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创建意识,广泛开展了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的教育,行业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倡导 “清廉、敬业、和谐、务实、创新、学习”的六种风气,促进了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化,行业内普遍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结合气象工作实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集中开展了“准确、及时、创新、奉献”气象精神大讨论、举办了全省气象部门“爱岗敬业 弘扬气象精神”主题演讲和征文比赛。集中组织学习“全国工人先锋号”内蒙古拐子湖气象站的先进事迹、编印《全省气象部门学雷锋先进典型事迹汇编》、制作《气象魂》—隋金堂烈士先进事迹宣传片。集中开展了以“爱岗位、敬职业、讲奉献”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焦裕禄等先进典型,开展身边爱岗敬业先进的评选活动,树立和宣传身边的31名先进典型,发挥引领作用。
连续集中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月活动、以“两优促两高”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月活动、以“勇担当、抓落实、见成效”为主题推进“狠抓落实年”主题实践活动,每年组织开展“一先两优”评选活动,表彰气象部门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了“气象风云志愿者服务关爱困难学生”、 “双日捐”献爱心、自我奉献活动;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贫困村建设、城乡文明结对、“三帮扶”等活动,积极参与所在地文明社区、城市、村镇的创建活动,投入和协调专项资金161万元,“三帮扶”、新农村建设、对口扶贫、文明共建等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成立了省局职工文体协会,每年举办 “气象保障杯”职工排球赛、“气候杯”职工羽毛球赛、“公共气象服务杯”职工乒乓球赛和“防雷杯”职工台球比赛等文体活动。组织老干部参加庆祝建国65周年“欢歌颂祖国共唱中国梦”歌咏大会。开展岗位练兵,提升职业技能。联合省总工会、人社厅等部门举办了全省气象预报业务技能竞赛、气象影视服务业务竞赛和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职业技能竞赛,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以“十二五”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树立“一站一景一文化”理念,19个县气象局建设成为标准化气象台站,达到环境整洁、净化美化、设施完备、功能齐全。
四、围绕中心,提升创建工作的服务成效
全省气象各级部门坚持把决策服务让各级政府满意、气象服务质量让中国气象局满意、公众气象服务让社会满意、气象行政审批服务让群众满意作为气象行业始终不变的社会承诺。
面向决策。为各级政府指挥生产,提供各类决策气象服务材料9222期,批示、摘录、引用率达18.5%;启动应急响应171次,报送应急专题服务材料1126期。2013年7月26日,汪洋副总理亲临我局视察时指出:“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天帮忙是指管天的人帮忙,就是气象局的人得力。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了,把握农时、防灾减灾就更主动了。吉林省这么多年无森林火灾,与气象部门业务水平高有很大关系。”时任省委书记王儒林说,“今年防汛一系列经验里面,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及早预测预报,及早安排部署,及早落实措施。气象部门在今年的防洪决策中发挥了很好的参谋作用。”
面向生产。在农业生产、森林防火、朝核、煤矿瓦斯爆炸、禽业公司火灾、水库抢险、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以及“冬博会”、“农博会”等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中,开展现场服务212次;跟踪报送发布农业气象信息2255期、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926次,与涉农部门联合会商218次、联合调查252次、联合发布服务产品222期;实施的27架次飞机增雨作业(跨区域联合作业7次)和104次火箭高炮增雨作业,增加降水4.1亿立方米。实施1185次防雹作业,挽回雹灾损失2.1亿元。
面向民生。发布预警及预警信号1324次,特别是8月16日隋忠诚副省长根据气象滚动制作的防汛抗洪重点区域3小时预报和建议,连夜紧急命令立即转移人口2万余人,有效避免了山洪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
各级党委政府满意。全省各级党政领导通过会议、电话、手机短信和到单位慰问等方式,肯定、表扬和感谢气象工作269次。获得各级领导批示198次,其中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32次。
中国气象局满意。在全国气象部门2013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我省公共气象服务用户评价得分为377.46分,位列全国第二名;公共气象服务考评综合得分为953.47分,位列全国第三名;荣获优秀达标单位。
气象服务社会公众满意。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的社会调查,2013年我省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91.6分,位列全国第一名;城市公众满意度达91.1分,位列全国第一名;农村公众满意度达92.2分,位列全国第二名。
窗口服务群众满意。全省各级气象机构在气象行政审批工作中,注重形象、讲究效率、严守纪律、信守承诺,规范服务。2013年以来已办理气象行政审批2025余件,未发生行政举报和投诉,群众满意率100%。
五、转变作风,汇聚创建工作的正能量
把文明创建与转变作风结合起来,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中国气象局和吉林省委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不误,规定动作不走样,活动不走过场。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精心做好准备和部署工作,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征求意见,征求到各种意见建议394条,汇总整理了113个具体问题,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的方式,聚焦查摆了“四风”方面存在的12个突出问题和45种具体表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研究制定了针对“四风”问题整改落实方案,明确了整改任务和工作分工,完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得到中国气象局有关领导和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广大干部职工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进一步汇聚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气象事业发展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