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5年第10期 > 服务中心推动发展
首页 > 服务中心推动发展

服务中心推动发展


日期: 2015-12-03 14:04:00 浏览次数: 字号:[ ]

人社工作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人社工作,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党建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省人社厅注重发挥机关党建重要作用,教育引导全厅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大局、时时聚焦大局、处处服务大局,增强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定位、在大局下行动的自觉性,努力在服务推进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这个全省工作大局中,找准位置、彰显作为。

一、努力营造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浓厚氛围

年初,省人社厅迅速掀起学习落实省委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落实年动员大会精神的热潮,通过召开厅党组会议专题学习传达,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学习,找准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入点,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结合全省人社工作实际,在《吉林人社报》上连续发表5篇短评,使全厅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五大优势”的优势自信、“五大举措”的路径自信、“五大发展”的目标自信,明确项目、创新、开放、生态、民生“五大重点”的任务要求。不断加强理论武装,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列入干部队伍教育规划,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通过组织专题讲座、领导干部讲党课、召开学习交流会等有效形式研读原文、感悟原理、领会实质、掌握精髓,引导党员干部结合人社工作实践去体会、去推动、去凝聚共识,真正使学习成为固信念、强担当、砺品行的过程,成为理思路、解难题、谋发展的过程,为全省人社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思想动力。

二、精心打造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服务平台

2015年,省人社厅以服务型党组织和服务型机关建设为抓手,开展全省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作风建设年”活动,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配套、问题导向与深化改革相协调、改进作风与业务建设相促进,使窗口单位和工作人员为民服务理念进一步树立,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落实责任抓党建。通过落实窗口单位党组织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内生活制度,培养和强化窗口工作人员的宗旨意识,层层签订作风建设责任书,规范选人用人,营造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留得住、安下心、尽好责的良好氛围。二是规范管理强服务。进一步抓好窗口单位服务规范、工作纪律和服务用语,全面落实“五制”“四公开”“三亮明”,进一步完善规范要求,健全流程标准,强化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手段,不断提高窗口服务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三是解决问题树形象。按照“星级”服务窗口建设标准,加大平台建设力度,创建良好服务环境。聚焦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9月份对全系统100多个窗口单位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充分发挥全系统800余名行风监督员作用,对反面典型和事件公开曝光,强化系统作风监督,推进窗口单位作风建设。四是考核评比建品牌。进一步细化完善“星级”服务窗口建设标准和考核验收细则,并固化下来,形成常态的制度机制。通过“互检互学”、明察暗访、考核评比等多种方式,培养选树一批“星级”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标兵,努力使窗口单位干部职工既有服务群众的过硬作风、又有履职尽责的过硬本领,成为引领本窗口的服务品牌。

三、切实筑牢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作风基石

省人社厅紧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将“三严三实”要求内化为干事创业的准则,着力以作风建设新常态开创省人社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筑牢作风基石。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严格抓好全厅43个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使全厅每名党员以“严格党内生活、严守党的纪律、深化作风建设”为主题,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具体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持续抓好整改落实,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深入查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准病灶、深挖病根,对症下药、综合施治,强化责任担当和组织纪律,有效解决了“怕蔫懵躲靠拖”等思想问题。二是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强化内控监管,防范廉政风险”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建立权力清单、规范权力运行、明确内控节点、建立内控制度等措施,促进转变作风,提升服务能力,建设政务公开、办事规范、廉洁高效、服务优化、人民满意的人社部门。三是大力提倡务实重行作风。厅党组带头倡导“马上就办”的作风,各位厅领导、各处室单位的负责同志,对自己负责的工作,亲自抓部署、抓协调、抓督办,狠抓目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成效落实,建立责任倒逼机制,层层传导压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四是认真解决为官不为问题。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落实中央关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省人社厅把解决“为官不为”摆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对干部考核工作,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让干净干事的人有舞台,让为官不为者没市场。建立并实行人社工作“大督查”机制,坚持落实年度重点工作月督察制度,每月对各处室、单位承担的任务进行一次督查,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得下、落得实。

四、不断强化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创新意识

省人社厅坚持把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与打造创新型机关建设相结合,年初围绕难点重点工作确立了10个创新课题,多次组织省、市、县不同层次的创新工作研讨会,大力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浓厚创新氛围,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把创新作为第一任务、第一要求、第一方法、第一政绩,在创新中解难题、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坚持创新引领,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实现省内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率先启动医保医药服务网络实时监控系统,率先启动医疗照护保险试点,率先实施了医保医师管理制度,率先推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率先实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率先实施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改革。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研究课题得到马凯副总理批示,引起人社部关注。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改革试点、做好灾区农民转移就业工作分别得到了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和省长蒋超良的批示肯定。

二是积极推进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对人社领域的改革任务建立台账,出台一系列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改革措施。围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按国家要求制定了《吉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围绕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改革,在出台《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吉林省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乡镇工作补贴的通知》基础上,进一步对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确保政策准确落实到位。围绕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制定了《吉林省省管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拟于近期提交省政府常务会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下发。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相关工作也在积极探索推进中。

三是落实民生实事,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截至8月末,省人社厅承担的9项民生实事进展顺利。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5.37万人,完成年计划90.7%;累计消除零就业家庭990户,援助就业992人,援助率达到100%,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省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4.9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8.7%。建设省级返乡创业基地建设标准14个。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人均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对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进行了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工作,目前正在组织实施。

四是激发人才活力,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选拔、紧缺人才引进、国外智力引进等重点人才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平台和基地建设有新突破,《吉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规定》已进入相关立法程序。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分类改革,调整优化高校和中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结构比例,评定59名正高级教师推荐人选,5名特设岗位教师推荐人选。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立了吉林省职业技能教育集团,对职业技能实训基地进行全方位布局,制定了《关于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若干意见》,被人社部有关专家点评为“最公平、最解渴”的好文件。

五是构建和谐关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积极探索从源头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新途径,健全工资保证金制度、行政司法联合执法机制和应急案件处置机制。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提高劳动保障执法效能,按照国家要求指导4个市县开展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着力加强基层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和争议处理效能建设,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