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江南,还依然是夏末的色彩,慵懒的绿,黯然般装点在城市的四周。有时也很困乏和无助,那些看似盛大的行走,总是渗透在风景里,却不知是一个人微薄的力量在使然。
多少次告诫自己,这是最后一次的行走,以后乖乖的呆在家做宅女。这话说了不到半月,东北的姐姐又在电话那头开始诱惑我说:“老妹呀!现在的五花山可漂亮了,十月国庆来东北吧!你姐夫,哥哥们都给你安排好路线,一切就绪,就等你来了。”姐姐还说:“有两个哥哥陪着,一个陪你摄影;一个劳力,帮你拎包;还有一车陪玩的”。那一刻温暖而又激动。
十月的东北,正是秋意渐浓的日子。很多人对东北的印象,都只存在于冰雪漫天的世界里。都认为此时去东北没有什么看头,不值得去。那么,朋友我要告诉你,其实你错了,秋天的东北更胜冬景,强烈的视觉盛宴,色彩斑斓,像一幅浓彩的油画,美得让你感到震撼和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相机。
这份随着季节、随着色彩的诱惑,让我从仍是绿意的江南,跨越到最北的北方之城。地域的转换,一种陌生中的熟悉,哈尔滨,我再次亲临。夏日来过,冬日也来过,都抵不过浓墨重彩的秋日。
国庆的第一天,江南出行的人很多,但到了北方之城,便立马感觉到地旷人稀。姐姐和高嫂,还有司机,他们早早地就在哈尔滨机场等候着我。姐姐的笑语片刻渲染了这个北方之城的清冷。有些温暖来自眼神和心灵的交汇,读懂的岂止是彼此的相逢。
都说北方的天气,是一场秋雨一场寒。或许今天是漫山苍翠,说不定明天就变成丹霞耀眼。那种来自视觉的盛宴和美的赞叹,应该是从第二天开始。
驱车前往牡丹江至东宁这条线,远远望去,漫山遍野仿佛开满了绚烂的山花,由于山势高矮不同、坡向不同,受到阳光照射不一样,其颜色的层次也非常丰富。红松的绿、枫叶的红和落叶松的金黄,把一座座山岭装扮得五彩缤纷。像一幅柔美静谧的水粉画。浓墨重彩,大气磅礴,全然没有工笔的细腻与水墨的淡雅。走进五花山,就是走进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层层彩浪,灿漫撩人。会使你浮想联翩,诗意勃发;抑或是不肯放下手中的相机,像我一样陶醉在美景中,忘了言语的表达,只会说三个字“美、美、美”!
“五花山”是东北特有的秋季自然景观,属于小兴安岭林区。每年的九月下旬至十月中旬。由于东北特殊的气候条件,昼夜温差大和丰富的植被,树木、植物种类众多,造就了姹紫嫣红的秋景。
其实,整个小兴安岭又何尝不是一座五花山!在没有来东北时,我以为“五花山”,是指特定的哪座山。后来才知道,“五花山”是本地的俗称,是因绿黄红紫粉五种树叶的颜色而得名。其实到了东北处处皆可称为“五花山”。
只要你走进东北,看着这连绵千里的小兴安岭,瑰丽多彩醉人的五花山,如诗如画的金秋美景,在任何一个角落,你都可以感受到大山的心跳。遥望着五花山,一丝别样的渴望,自心底油然升起。品味那种宁静深沉的旷远,似乎整个人也幻化为林中一抹秋色,心境随山峦流畅的曲线渐渐舒缓。秋的这一抹酡红,醉倒流云的烟尘,渲染了我心中那金灿灿的梦幻。
我喜欢北方雨后天空的那种湛蓝,像蓝丝绒般,纯净、透亮、纯粹。洁白的云朵,像棉花一样,随着我们的车影飘浮着。抬头看天,七彩秋叶叠印在湛蓝的天空上,蓝天以最辽阔的方式诉说着秋的坦荡与静谧,大地以其缄默的浓情固守着秋的秀逸与丰盈。蓦然回首,落樱缤纷,整个人都被绚烂的色彩包围着,连空气都仿佛带着颜色。
我不停在这条道上,喊“停车”。无数次,那种视觉的震撼,那种色彩的诱惑,那种心灵的抵达。吟咏一份亘古久远的痴情。每一片落叶,仿佛都承载着一份厚重的沉淀,每一条叶脉,都是一份浓情的流淌。裹着这遥远的思念,我的心渐行渐远。
秋的东北,太醉人!
(陌上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