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4年第5期 > “三帮”之窗
首页 > “三帮”之窗

“三帮”之窗


日期: 2014-06-07 浏览次数: 字号:[ ]

红灯高照,风和日丽,辉发河畔万象更新。

辉南县辉发城镇光辉村,通过省工信厅的“三帮扶”工作,光辉村的面貌今非昔比。省工信厅三年的“三帮扶”工作让光辉村的老少爷们儿与省工信厅的工作人员结下了亲情,这力量的传递让光辉村人在致富路上走得更带劲。

帮扶组织,新建村部。2011年深秋的一天,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毅一行人初次来到辉发城镇光辉村。光辉村的村部在朝庆公路边,院子里积满了水,比朝庆公路下窖了1.5米。光辉村党支部书记说:“我们村部再过些天、温度再下降些、地面上结冻后就会鼓起来,得有几个月的时间,村部的门就会开不开。”当他们走进光辉村办公室时,办公室墙面上都是屋顶漏雨留下的痕迹。因为光辉村部房架腐烂严重,光辉村又没有资金,屋顶漏雨很长时间没有修复。那一天省工信厅领导们就打算,一定要新建光辉村办公室,让村干部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光辉村老百姓有一个民主议事、文体娱乐的好场所。2012年,光辉村有了一个崭新的村办公室,建筑面积有176.3平方米。光辉村新办公室的建成让光辉人提了气,心理敞亮了许多。

帮扶经济,发展产业。2011年,省工信厅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光辉村残疾党员王艳忠创业带富。穆可祯处长来光辉村3次才见到大忙人王艳忠,对王艳忠发展黑木耳的项目很感兴趣,决定以王艳忠为主扶助光辉村发展食用菌产业。2012年春,工信厅投资20万元在光辉村建成了1万平方米的黑木耳棚膜生产基地。2013年工信厅联系到“中国黑木耳第一镇”的蛟河市黄松甸镇,出车出钱把光辉村想发展木耳项目的乡亲们领到黄松甸镇木耳基地参观学习。说起“三帮扶”王艳忠憨厚地笑了,他说:“应该叫常帮扶,工信厅自帮扶黑木耳棚膜生产基地以来,经常关心黑木耳的生产、管理和销售情况,经常鼓励我们把黑木耳项目做好,带动村民共同发展,形成规模,尽快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王艳忠从2011年搞第一台木耳菌段制作机开始,工信厅就一直在关注机器的发展情况,为王艳忠打气加油。2013年,王艳忠完成了机器的专利审批工作,他注册的“光辉”商标已成功注册。马年的春节,王艳忠没有过消停,他到新疆、内蒙、延吉等地开展销售。王艳忠研制制作木耳段(培养段)的机器,因为省工效率高,深受木耳生产户的欢迎。2013年秋制作的40台机器销售后,现已订货1000余台。王艳忠说:“我今年还要扩大20万棒的木耳的生产规模,是工信厅给了我往前走的信心和力量。”

帮扶贫困,情暖百姓。光辉村东岗子屯村民田玉山今年57岁,种植7亩责任田,妻子患有严重的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他唯一的儿子在2009年走失,所以田玉山总是耷拉个脑袋,提不起精气神。2011年10月,省工信厅带着帮扶的资金,来到田玉山家。一踏进小院便停住了脚步,低矮的草房已经歪斜,一头瘦牛拴在歪斜的栅栏边,田玉山的妻子神情呆滞,披头散发地斜倚在门框前,瞅着穆可祯一行人一脸的惊讶和不知所措。看到这些情景,穆处长握着田玉山的手说:“有啥困难尽管说,你能干点什么项目,我们一起帮你。你家的事我们管定了。”田玉山说:“我25岁的儿子走失两年音信皆无,我一边种地,一边照顾妻子也没有精力干啥,你们能来看我,我就知足了”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事就发生在光辉村田玉山的身上。2012年2月26日,田玉山的妻子在烧火做饭时,不小心把房子烧了个精光。正在一家人愁眉不展的时候,省工信厅送来职工捐款5000元给老田用于生活急需。并告诉老田:“你的事儿我们管定了”通过省工信厅的协调,2012年4月初,由省工信厅投资8万元为田玉山盖了新房。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在田玉山家被烧光的老房子上又盖起了60平方米的漂亮大瓦房。就在2012年6月末搬进新房之前,田玉山走失两年多的儿子也回来了。田玉山说:“省工信厅的‘帮扶’让我老田今年双喜临门啊。”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光辉村、新民村、长春堡村百姓的心里,省工信厅已经和他们有着相互牵挂和惦记的亲情。老百姓都说:“通过‘三帮扶’,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发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