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4年第3期 > 本刊特稿
首页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日期: 2014-03-24 浏览次数: 字号:[ ]

同志们:

刚才,树文同志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省直机关党的工作,并对今年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是机关党建工作的两大根本任务。服务中心就是服务全省改革发展的大局,围绕儒林书记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五大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六个方面重点任务,切实发挥省直机关的表率作用。建设队伍就是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如果把我们今年改革发展任务比作建设一座大楼的话,那么现在已经完成前期设计工作,但最终能不能建好,还要看施工队的水平。就全省来讲,省直机关8万多名党员干部是这支“施工队”的中坚力量,某种意义上决定着这座建筑的建设效率和质量。没有效率就会延误工期,不求质量就保证不了建筑应有的寿命,甚至成为“豆腐渣工程”。近年来,在推动全省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率先垂范、积极作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很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对此应该给予充分肯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这支队伍必须主动适应,不断改进提升,更加富有效率。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使省直机关的工作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下面,我从机关党建的角度重点讲三个问题。

一、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全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省直机关105个部门单位、1313个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82715名党员共同参加了活动,并且都分别参加了所在党组织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几乎所有同志在挖思想根源时都讲到理想信念这个问题,几乎所有同志都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整改内容。所以说坚定理想信念是一个共性问题,如何坚定理想信念是大家给自己留的作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丧失理想信念不仅会使个人方向不明,而且还会传染周边,影响党组织的整体战斗力。如果任其扩散蔓延,就会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在省直机关就是要理直气壮地提倡:“革命理想高于天”。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要增强“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来自于我们党90多年的成功探索,来自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也来自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做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取得的突出成果。“三个自信”的核心问题,就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对于这一点,我们认识得越深刻,信念就越坚定,行动就越自觉。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把坚定“三个自信”作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任务,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的联系上,开展生动的教育,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第二,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党性修养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能力各个方面,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新的历史条件下,看一个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强不强,主要是看政治定力、看宗旨意识、看工作态度和作风养成。客观世界不断发展变化,党的事业与时俱进,加强党性修养就是一项永恒的课题。一名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应该与党龄、与职务呈正比例关系,但事实上,这个正比例关系不会自然水涨船高,不会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这是一辈子都不能停顿的事儿,必须要付出终生的努力,按照党的性质要求,通过学习、改进和锻炼,来磨砺品格和意志,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要增强政治定力。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诱惑面前把握住自己。讲忠诚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违背党所要求的事情。这样,组织上才能对你靠得住、群众才能对你信得过、同事才能对你瞧得起。要顾全大局。一切从大局出发,不仅认识大局、把握大局,还要服从大局、服务大局,自觉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全省利益统一起来,一切围着大局转,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坚持原则。能不能坚持原则,是党性是否纯洁的“试金石”、是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做人有做人的原则,做事有做事的原则,党员干部有党员干部的原则,那就是对党忠诚,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对职责使命勇于担当。

第三,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脚踏实地。坚定理想信念不仅要胸怀远大理想,更要付诸于行动。要从本职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要敬畏权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再次强调,“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堕落,“自古为官死于饥寒者少,死于敛财者甚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官从政要明白权责之间的关系,深知权力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道理,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做到秉公用权,出以公心办事。要敬畏工作。工作岗位不仅是饭碗,也是组织对你的信任,群众对你的寄托,意味着职责和使命,意味着付出和奉献。要真心实意地把工作当成事业,当成实现远大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舞台,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既要做到一尘不染做人,也要做到一丝不苟做事,对自己手中任何一项工作任务,都要认真做好,不能敷衍。要敬畏群众。能不能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事干事,是党性纯洁与否的重要标志。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联系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普遍信任和真心拥护。

二、提升能力素质,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

能力素质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大方面,前面讲的理想信念是政治素质,这里强调的则是业务素质。业务素质决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高素质必然带来高质量、高效率。省直机关承担着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每年都有大量具体工作需要完成。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每天都忙东忙西,有些部门、有些岗位的同志经常感到疲惫不堪。但回过头来盘点盘点,干成了多少事,干“黄”了多少事?有几件事是高标准完成的?有几件事是高效率落实的?有几件事是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留下痕迹的?我们应该认真反思。我们有的同志长期在省直机关工作,产生了严重的路径依赖,习惯于传统工作方法,不求突破,不会创新,遇到点新情况就手足无措,稍微复杂一点的工作就思路不清;还有的同志对业务一知半解,不思进取,“躲活”怕事,只作和尚不撞钟。这样的状态长期持续下去就会耽误事业、耽误自己,既长不了本事,更出不了业绩。所以,我们省直机关的干部要重视自己的岗位、重视自己的职责,要学业务、练本事,不仅能用优良的品质取信于民,而且能用精湛的业务服务于民。

第一,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当前,我们国家处于经济社会“双转型”时期,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干部的素质能不能适应这个形势,是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同时,在错综复杂、矛盾多发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干部提升宏观把握能力、整体运作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这是全新的挑战。就省直机关的干部来讲,如果没有危机感、没有紧迫感、没有强烈的本领恐慌意识,工作仍然满足于“过得去”,在单位就会逐渐被边缘化,就会很快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到那时你就会“过不去”。危机感、紧迫感来源于进取心,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时刻保持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业务恐慌的危机意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着力克服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把提升能力素质作为一种常态来追求,真正下一点狠功夫,使自己在本单位成为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

第二,要强化学习。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在新的形势下,每个人都面临着更新思维理念、改善知识结构的课题,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重视学习,只有不断“加油”、“充电”,才能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时效性,学习的效果好不好,关键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是提高了,而不是为了学习而机械地学习。所以,一定要坚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向书本学。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培养学习兴趣,形成学习自觉。学习要靠自觉,但自觉性的形成不能靠自觉,要靠外力推动,所以要组织相关领域的考试,这种考试一不能难为大家,要以促进学习为目的。二是不能搞假考,让大家涂标准答案,不能自己糊弄自己,要通过外力来推动学习,促进形成学习自觉。要向身边人学习。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积累一些好方法、好经验,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但可以提高自身本领,还能以互学之风促进和谐共事。要向群众学。基层有着丰富的经验,群众充满智慧。机关党员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一线,摆正心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真心实意当好学生,积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把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起来,形成工作合力。

第三,要勇于实践。古人讲:“非学不能探其究,非练不能获其要”。只有躬身实践,检验考证,才能使所学知识真正为己所有。现实往往是这样,情况越是复杂,培育的素质越全面;越是深入,锻炼的智慧越深邃;越是艰苦,孕育的能力越高超。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推动全省加快发展的实践是一个不断创新、深入探索的艰辛过程。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如果远离艰苦的实践、绕过复杂的矛盾、回避棘手的问题,就等于自动放弃了提升能力素质的最佳途径和机会。只有主动到艰苦的基层去锻炼,到改革发展的前沿去工作,到矛盾困难集中的地方去检验,才能更快地提升能力、增长才干。这其中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必须深刻反思这些年来我们的调研、考察、培训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做到从制度上堵塞漏洞,避免流于形式。

三、坚持不懈加强作风建设,为吉林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以贯彻执行八项规定为突破口,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和新举措,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了刹歪风、扬正气、树新风的强大声势,显著推动了党风政风转变,赢得了全党全社会的衷心拥护和高度赞誉。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作风建设有关要求,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纠正“四风”和不落实这一顽症,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密切联系实际,全力落实各项新规定、新举措,省直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四风”和不落实顽症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党风政风明显好转。

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巩固、拓展取得的成果。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必须把作风建设深入持久扎实地抓下去。

第一,要强化形象意识。形象是作风的外在体现,好形象反映的是好作风。我几次讲过,省直机关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影响着上级机关对我省工作的整体评价;影响着兄弟省市对我省的印象;影响着基层干部的言与行;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与形象。对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来讲,维护自身形象,就是维护部门整体形象,就是维护党委政府的形象。要有实干精神。形象是公众的客观评价,不是自己“秀”出来的。所以凡事不能做表面文章,不能摆花架子,不能只“做秀”、“造势”,口惠而实不至,用形式主义来装点门面,这样的话,不仅群众非常反感,自身的分量也会越来越轻。机关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宗旨使命,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不务虚功、不图虚名,真正以扎实的工作赢得群众赞誉,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要有慎微意识。在信息化社会,党员干部时刻处在公众视线之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是“秘密”。可能就是一包烟、一块表,也可能就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语等最简单的因素,都有可能引发民众对其廉洁自律、勤俭节约、朴实亲民等方面的质疑,造成恶劣影响。因此要处处坚持原则、时时遵守规则,行得端、走得正。要有底线思维。省直机关干部要守住法纪、道德底线。具体说要认真把好“四关”:把好交友关,坚决做到不该交的人不交;把好言谈关,坚决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把好娱乐关,坚决做到不该去的地方不去;把好办事关,坚决做到不该办的事不办。

第二,要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是对待工作的态度,有责任意识是干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人心中有责任,工作就会有压力,就会主动挖掘自身潜力,充满激情地开展工作;如果一个部门人人都能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部门就会有战斗力,就能够出业绩。机关党员干部要努力做到三点:知责、担责、尽责。知责代表着一种自觉和主动,具体工作中就能做到对全省发展形势和发展任务认清研透,确保不脱离大局;对工作要求和份内职责心中有数,确保跟得上。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心中有目标、手中有任务、肩上有责任,工作就一定会有成效。担责就是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我们省为落实中央深化改革任务,明确了176项改革事项,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每项任务都有责任人和牵头单位。每一项任务、每一个指标、每一个难点的完成都直接影响着整体改革进程,省直机关党员干部就是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敢于直面困难,主动承担任务,做到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尽责是一种工作态度,就是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职、尽其责。

第三,要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型”机关建设的本质,是要把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作为衡量标准,以公众满意为根本目标,按照公众的意愿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真正变“供给型”服务为“需求型”服务。这里面,服务意识的确立和强化是基本前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同服务型机关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我过去讲过,机关干部要淡化管制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淡化权力意识、强化责任意识,淡化支配意识、强化指导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关键是我们的干部要克服权力意识、遏制“寻租”意识。过去我们经常批评一种现象,叫做“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办事就伸手要钱,影响十分恶劣。现在有人反映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就是“不要钱了,但也不办事了”。深入剖析这种现象,我认为是职业选择的出发点出了问题。我们选择公务员这个职业没有问题,问题是选择这个职业的出发点出了偏差。我们有的同志当公务员不是为了服务群众,而是个人“升官发财”,“财路”一断,心理上觉得公务员的“含金量”降低了,工作的劲头就下去了。所以,我们省直机关的干部一定要解决好这个出发点的问题,决不能把岗位赋予的权力个人化、把个人的权力商品化。强化服务意识:一要用心。就是要端正服务心态,拿出服务热情,提高服务质量,学会用群众语言跟群众交流,从群众最关切的事情入手,说群众听得懂的话,讲百姓都明白的理,谈大家最关心的事。只有干部掏出“心窝子”,群众才会打开“话匣子”,党群关系才会融洽,践行宗旨才会落实。二要用情。就是在感情上贴紧群众,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以诚心换理解、以热心换支持、以真心换信任。只要我们能把群众当亲人,眼中就会看到群众、心里就会装着群众。三要用力。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责任意识,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都要竭尽全力去办,坚持问题导向,拿出立行立改的决心,从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下大力气推进“需求型”服务,切实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

第四,要强化执行意识。执行过程实际上就是狠抓落实的过程,执行意识是境界和素质的综合反映,体现为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的洞察能力,锐意创新、善于突破的思维方式,锁定目标、咬住不放的工作态度,顽强拼搏、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要讲担当。一项决策做出后,落实任务就开始了,要着力克服“不想抓落实、不会抓落实、不敢抓落实”的现象,切实做到,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敢于承担责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坚持真理,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回避、不推诿。要讲诚信。抓落实的源头是对既定任务的执行,成效的反应则是对群众承诺的回应。要坚持把诚信作为机关干部的政治品格,讲真话不讲假话,办实事不务虚功,言出必行而不朝令夕改,简单讲就是说到做到、言而有信、行必有果。要讲效率。干部讲效率,部门才能有效率,政府才能有效率。要从机关每一名干部做起,克服推诿拖拉、敷衍塞责的官僚习气,杜绝不计成本、铺张浪费的不良作风,做到办事提速、管理提效、服务提质。

第五,要强化廉洁意识。清正是为官之本,廉洁是民心所向。从古到今,百姓对清官都是敬仰的,对贪官都是轻视的。从历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些官员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犯罪道路,原因很多,但就主观原因而言,主要教训就是在利益面前没有经受住诱惑。我们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干部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也不容易,一旦产生腐败现象,组织多年的培养、自己多年的辛苦都付之东流,结果是坑事业、害家庭、毁自己、羞子孙。所以,一定要珍惜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在发展要求和繁重任务面前,要做到把官德看得比官位重、把口碑看得比名利重,使自己所做的工作经得起组织考查、群众评判、历史检验。在亲情和友情面前,要做到亲友之言听之有鉴、亲友之托思之而行、亲友之事处之有度,使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违背政策、不违反法律、不丧失原则。在私欲和私利面前,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努力管住自己,使自己在从政道路上立得住、行得远。省直机关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做到“戒贪戒色戒不廉戒不俭”、“律己律偶律子女律身边”,只有这样才能一生平安、全家平安,站在人堆里就会高尚,在“风吹草动”时就会心地坦然,生命也才能更有尊严。

党内生活松一寸,党员队伍就散一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承担起应尽的职责。党委(组)书记是机关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某种程度上说,党组书记的态度,决定着抓机关党建工作的力度。所以,在工作摆布上,党委(组)书记一定要拿出态度,牢固树立“带头抓”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识,把机关党建工作放在本单位工作大局来考虑,找准机关党建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切入点,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在工作推动上,一定要拿出力度,对事关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人员、经费等问题,要定期过问,及时安排解决,着力为党建工作提供坚强保障。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要善于抓机关党建工作,牢固树立“有为有位”的思想,科学处理好接受双重领导的关系,切实做好沟通和衔接的工作,以实际成效积极赢得党组重视,部门支持和党员拥护。机关党支部书记也要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这是目前机关党建的薄弱点,一定要落实好《党和国家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下功夫解决“重形式、轻实效”、“重业务、轻党建”的问题,切实发挥机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机关党的工作不能和业务工作相脱离,部门业务工作不能和党的工作相对立,这是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效率作为,努力开创全省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吉林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