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省委十届三次会议提出,着力推动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突破。吉林人防贯彻融合发展思想,必须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着力抓好“六个转变”,实现吉林人防科学发展的新突破。
一是由以建设为主向侧重管理兼顾服务转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人防基础建设是硬件,科学化管理是软件,硬件是保障,软件是关键。没有科学的管理机制,硬件再好也很难发挥作用。只有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着重抓好队伍建设、业务建设等软件建设,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发挥人防的管理职能作用,使软件、硬件和人才有机结合,均衡发展,人防整体建设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在平时防灾、战时防突袭中,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有效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由全力争取政策、资金向提高人的观念、素质转变,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政之要,重在用人,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人防部门由于受行业和专业特点的限制,人员视野比较窄、观念比较陈旧,实现人防转型发展,履行好根本职能,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不断更新观念,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下功夫。要出台完善选拔、培训、考评和奖惩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力;要以改革创新思维,打破现行用人机制,真正把能力放到用人的首要条件上。
三是由简单自行建设人防工程、设施、购买设备、组建队伍向提高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的能力转变,真正走人防融合发展之路。人民防空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这就要求人防要具有统一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布局合理的防护工程体系、灵敏可靠的通信警报体系、精干过硬的专业队伍体系、保障得力的人口疏散体系和现代化的科研和人才培训体系,要紧紧围绕人防的职能,对人防依托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对社会资源进行掌控,做好平时民用,战时或应急状态下为我所用的准备工作,实现社会资源的预先配置和效能的最大化。
四是由重点抓本级机关建设向推进全省系统队伍建设转变,形成人防整体合力。人防是“准军事化”部门,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是军事化的特点,在平时防灾救灾、战时防空袭斗争中,快速行动、高效施救,是对人防部门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实现人防建设的转型发展,必须注重发挥全省人防的整体效能,加强对全省人防系统的统一管理,增强全省各级人防部门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明确职责任务,严格要求和考核,使全省人防系统做到上下一盘棋,同频共振,提高人防整体的战斗力。
五是由单纯的落实法规政策向落实政策与监管手段创新并重转变,建立科学的业务流程。转变政府职能,实行简政放权,必须履行好监管的职能。近年来,全省人防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设计科学、完备的业务流程,从立项、审批、质量监督到竣工验收、发放证照,实施全程监控,公开监督,实现程序公正,发挥政策的最大作用,用好的制度和手段规范人。
六是由人防部门单打独斗向军地双重领导的优势转变,发挥准军事机关的职能。人防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要充分发挥军政共管的优势,把准军事机关的职能发挥出来。在落实人防政策、法规上,要强调军事和国防的特殊性,强化落实政策法规的刚性。在设施、设备建设和维护管理上,要强调忘战必危的思想,突出人防建设的长期性,推进各级政府对人防建设投入的可持续性。在人才建设和编制管理上,要强调准军事部门执行各种任务的统一指挥、协调一致,完善人员编成,提高保障能力。要发挥现有的政策作用,充分利用外部环境,通过各级党委议军会等途径,发挥军事机关履行人防职能的优势,在军地共管中,实现吉林人防科学发展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