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4年第1期 > 经验交流
首页 >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日期: 2014-01-25 17:26:00 浏览次数: 字号:[ ]

“以制促建”工作法主要是立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把业务工作与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增强党员宗旨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实效紧密结合,建立健全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帮扶共建、服务指导、廉洁自律等制度,靠制度影响党员思想,用制度规范党员行为,着力破解支部活动和党员队伍建设“假、空、虚”和“懒、散、软”的问题,实现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科学决策制度。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制定新农村建设方针和政策。

——坚持规划先行。组织党员学习科学建设新农村知识,及时引导各地编制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持农村田园风光和历史文化民俗特点。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教育党员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弱质农业、落后农村、守旧农民问题。

——坚持尊重基层意见。督促党员想问题、做决策都要充分尊重基层意见,坚持走群众路线。新农村建设选点和项目申报都要严格履行村申报、乡镇把关、市县审核、省综合确定的工作程序,并要求村里公示7天,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广泛听取和征求群众意见。

规范管理制度。紧紧围绕农民普遍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建设问题,进行精心谋划,建章建制,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经集体讨论研究,制定了《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了专项资金使用对象和范围、申报审核程序、支付审批方式和违规处理办法等,按照省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对示范村专项资金使用实行百分制综合评定等级,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不准挪到他用。

——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工作推动作用,帮助基层建立起项目建设预决算、招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跟踪检查、档案管理等制度,要求路、桥、秸秆气化站、路灯等工程科技含量高、投资大的项目,必须履行招投标程序。

帮扶共建制度。紧紧围绕全党全社会合力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要求,党支部要冲锋在前,党员干部模范工作在前,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引导和推动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凝聚力量、合力建设。

——蹲点帮扶。将东丰县南屯基镇万兴村纳入支部“三帮扶”工作范围,先后有3名处级党员干部开展接力式蹲点指导。帮助解决民生项目资金92万元,建起3座党群连心桥,清理1条排水沟,整治1个自然屯的人居环境,资助1名贫困大学生,帮扶6名党员贫困户,改善了村部办公条件,提高了村干部综合素质,增强了村党支部发展农村经济、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能力。

——包保帮扶。支部通过多方考察、系统比较,总结出了一套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广泛参与,军民共建、村企合建、社会帮建、能人捐建、干部回乡援建帮扶工作制度。组织省、市、县三级1000名领导干部、1000个部门单位、1000家企业帮扶1000个示范村,一定三年不变,明确帮扶任务和责任。同时,将新农村帮扶工作与省委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帮扶和帮扶困难群众、帮扶困难党员、帮扶薄弱基层党组织的“三帮扶”紧密结合。

服务指导制度。紧紧围绕服务基层、惠及民众、强化指导、推动建设的工作目标,支部开展了“热心服务鞭策人、优质服务鼓舞人、周到服务激励人”的党员干部主题实践活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不辞辛苦,每年年初都深入到基层逐村对接项目,现场踏查,实地调研,科学论证,保证了项目实施的真实性、可操作性;每年年中都深入到项目建设现场,督查项目进度,检查项目质量,跟踪项目手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年年末都深入到新农村建设一线,验收项目,查阅账目,发现典型,总结经验。

廉洁自律制度。紧紧围绕“务实、清廉、为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支部及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章、党的廉政纪律和反腐倡廉有关规定,努力做到教育在先、制度规范、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支部向全体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提出“五不准”的廉洁纪律要求,即:不准主动向基层索要土特产品,不准收受高档烟酒和贵重物品,不准接受馈赠的有价证券和购物券,不准接受人民币和代金卡,不准介绍、插手和干预新农村建设有关工程。这“五不准”,是支部对党员廉政建设要求的实化、具体化。

实践证明,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帮扶共建、服务指导、廉洁自律等制度,就抓住了推动党建工作的“牛鼻子”,扭住了推动业务工作的“金钥匙”。只有这样,支部建设才能朝气蓬勃,党员队伍活力四射,业务工作精彩纷呈。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