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4年第11期 > 工作思考
首页 > 工作思考

工作思考


日期: 2015-01-14 13:14:00 浏览次数: 字号:[ ]

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党中央和中央纪委科学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所作出的一个重大部署。深化“三转”,需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抓住“提高认识、加强协调、推动落实”三个关键环节,在“自觉转、转到位、有效转”上下功夫,才能全面提高履职能力,更好履行职责使命。

着力理念更新抓认识,在自觉转上下功夫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深入推进“三转”,首先要转思想,当务之急,就是要让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努力做到思想上共通共鸣、认识上高度统一、行动上步调一致,营造“大家学、大家思、大家说、大家转”的良好氛围。

“三转”是科学应对反腐败斗争严峻形势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纪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反腐倡廉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凝聚了党心,提振了民心。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腐败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依然易发多发。一些人心存侥幸,不惜以身试法,腐败花样翻新,手段更加隐蔽,贪污受贿数额屡创新高,“四风”问题积习甚深等等,不断挑战社会公众的良知和底线。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严峻形势,中央纪委适时作出“三转”这一重要决策部署,既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形势所迫,也是广大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效治理腐败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所需,对于强化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三转”是纪检监察机关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存在着工作面铺得过宽、职能泛化和主业淡化等问题。要切实从“大包大揽”的繁重事务中解放出来,从“全面出击”的不合时宜的做法中解放出来,就必须解放思想,使纪检监察机关回归本职,依据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真正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一是从“包治百病”转变为“术业有专攻”。针对腐败问题,提出“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工作思路,将有限的力量向“主业”倾斜,集中力量打“老虎”和“苍蝇”,解决从严治党“当务之急”和整风肃纪“燃眉之急”,以治标的实际成效为治本赢得更多时间和更大空间。二是从“过程参与”转变为“更高层次监督”。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对职能部门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执行结果的有效性和操作过程的廉洁性进行监督,实现对主抓者、主责者、监督者的再监督。三是从“全面开花”转变为“聚指成拳”。对内,加快调整内设机构,强化办案力量,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审查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对外,清理和调整议事机构,整合反腐败力量,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职责。

“三转”是实现纪检监察机关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中心任务,忠实履行职责,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努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三转”正是这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纪检监察机关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纪检监察机关以落实“两责任”“两为主”“两覆盖”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职能转变,聚焦主业主责,提升工作实效;以问题为导向,对改革中发现的各种突出问题,督促部门单位进行制度纠偏,通过完善监督制度,堵塞漏洞,实现监督方式的转变,切实提升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以强自身为着力点,不断提高服务和保障科学发展的能力、维护和改善民生的能力、科学防治腐败的能力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锻造铁军,有效履职。

着眼形成合力抓协调,在转到位上下功夫

“三转”能否转到位,协调是关键。“三转”的推进,离不开上级纪委的指导和同级党委政府的理解支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强化沟通协调,切实解决“上热下冷、内热外冷”的问题,理顺关系,达成共识,推动“上下内外”一起转,形成合力,努力营造纪检监察机关体制机制创新的良好氛围。

正确处理好主责与专责的关系。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牛鼻子”,锁定监督职能,切实厘清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级纪委要主动承担监督责任,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袖手旁观。要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三转”的主要精神和具体要求,取得理解支持,增强责任担当,凝聚改革共识,让纪检监察机关从“挡箭牌”、“救火队”等角色中退出来,回归职能本位,突出主业,更好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正确处理好组织协调与牵头主抓的关系。加强与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编办和审计部门的沟通协调,凝聚推进“三转”的思想共识;加强与下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情况沟通,及时交换意见,强化“三转”意识;加强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派驻机构的指导,督促他们按要求调整议事协调机构,坚决把不该管的交给主责部门。采取独立抓、牵头抓、协调抓、督办抓等方式,对牵头的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对职能部门主抓的工作,加强监督、问责到位,把工作的切入点转变到对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承担监管职能情况的监督检查上来,把工作重心集中到监督问责和查办案件上来,防止将执法监察等同于执法检查、将效能监察等同于效能建设、将纠风肃纪等同于行风管理,扭转“协调变牵头、牵头变主抓、主抓变负责”的局面。

正确处理好正人与正己的关系。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必须先正己。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对自身的监督必须更加严格,执行纪律必须更加刚性”的理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同时要有自我革新和自我净化的决心和勇气,以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及时清除纪检监察干部身上的精神之霾和行为之垢,对不适合从事纪检监察工作者,要坚决调离;对知法犯法、以身试法者,要坚决惩处,切实防止“灯下黑”。唯有如此,在“正人”时才能有底气和硬气,产生铁面无私的威慑力和风清气正的公信力。

着力真转实转抓推动,在有效转上下功夫

“三转”能否取得预期成效,推动落实这一环节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准确理解领会“三转”的内涵和要求,真转实转,务求实效。

以转职能为核心,准确定位聚焦主业。转职能重在突出主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开展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和内设机构归并调整工作,该退出的事项尽量退出,该归并整合的及时归并整合,减少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确保人力、财力、物力向主业倾斜。

一是严肃执纪。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建立健全办案协作机制,整合办案资源,加强办案力量,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执法司法人员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办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案件,严肃查办用人上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既要严打“老虎”,也要勤拍“苍蝇”,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二是严格监督。要坚守责任担当,敢于“亮剑”。对同级党委,要加强监督制约,通过监督事达到监督人的目的;对所属部门,要强化派驻监督,通过实施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强化对驻在部门班子成员监督;对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日常监督,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开展廉洁承诺,注重信访监督,推行审计监督,用好监察建议、监察决定等法定手段,确保监督实效。

三是严厉问责。健全问责机制,完善责任分解、监督检查、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加大对滥用权力、失职渎职、决策失误等问题的责任追究力度,坚决查处虚作为、庸作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坚决防止“破窗效应”,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以转方式为根本,改革创新高效履职。转方式重在改革创新,要积极探索科学管用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手段,提高反腐倡廉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是转变办案方式,坚持抓早抓小,快查快结。规范案件线索的处置,对问题线索“大起底”,加大初核力度,减少存量。落实好干部廉政谈话提醒、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政约谈等制度,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要早发现、早教育、早查处,防止小错变大错,苍蝇变老虎。进一步严格办案时限要求,缩短办案周期,着力提升查办案件的质量和效率。

二是改进监督方式,在服务大局中履行再监督职责。要转变工作重心,坚决从政府职能部门业务工作中脱离出来,不再介入监督对象的具体监管行为,不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完善“再监督”“再检查”“再执法”的方式,把更多精力放在督促有关责任部门依法依规履行自身职责上,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变“一线参与”为“监督推动”。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以完善制度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对改革中发现的各种突出问题,督促部门单位进行制度纠偏,堵塞漏洞。深化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以转作风为保障,严以律己锻造铁军。转作风重在严于律己,必须以“铁军”标准,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一是牢记宗旨转作风。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头纠正“四风”。按照习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改进调研、改进文风会风、反对铺张浪费,建立并落实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基层、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定期听取并研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等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制度,切实增强宗旨意识。

二是强化责任转作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强化责任担当,敢于动真碰硬,在敬业爱岗、忠诚履职上当表率。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主动作为,不等不靠;领导交办的事项,不推不躲;群众诉求的问题,认真解决,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对于安排的工作,远谋近施、盯紧抓实,说了就干、定了就办、雷厉风行,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作风转变的成效。

三是严明纪律转作风。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带头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组织、财经、工作和生活等各项纪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结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查找纪检监察机关内部风险点,发现薄弱点,盯住防控点,消除危险点,切实抓好自身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要建立健全教育防范机制、权力制约机制、阳光运行机制、立体监督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让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力在阳光下、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接受群众监督,防止“灯下黑”,树立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作者系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厦门市纪委书记)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