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3年第6期 > 经济纵横
首页 > 经济纵横

经济纵横


日期: 2013-07-10 15:54:00 浏览次数: 字号:[ ]

从一个普通的科员一路晋升至类似刘志军这样的省部级官员的公务员已是凤毛麟角,要经过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厅、正厅、副部、正部,八级台阶。如果你不能在35岁升到正处,45岁升到正厅,那么你的仕途很可能将从此止步。(凤凰网2013年6月16日)

关于公务员升迁的话题,尤其是基层的公务员,近段时间好象热了起来。从目前的舆论态势来看,围绕公务员们的主要有三个话题:一是收入问题,究竟是高还是低;二是升迁问题,究竟是明规则还是潜规则;三是工作问题,究竟是轻松和清闲,还是忙碌和高压。

当前,最受公务员关心的仍然是“升迁”问题,这有两个困扰,一个是老实人吃亏的问题,如果只是踏踏实实干事,而不去投机钻营,不去跑、不去送,没有关系和后台的青睐,会不会有升迁的希望与可能;再一个是年龄的困扰问题,在人的一生中,有多少年龄是一道坎,错过了这一次,还会有下一次吗?有时候年轻人受宠,而有的时候却又在老来时受宠,规则,有没有一个稳定而可以预期的规则。

在官场中,常常听到一些公务员们这样的话语,听起来理直气壮,实际上也是牢骚满腹。比如“我又不求什么进步了,还怕个什么!”或是“我又当不了官了,就别指望我还干好多事。”

有这种说法,或是这样想法的公务员们究竟有多少?他们或为权力失去而“不甘不满”,或为理想迷茫而“牢骚满腹”,或为官场的一些潜规则甚至于腐败而“愤愤不平”,或为年龄的困扰而“心灰意冷”。

每一个公务员都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你的升迁前程已经无望,你将会作出怎样的选择?是安心本职,为民服务;是混时度日,得过且过,娱乐的时间可能还超过工作的时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拿公家的俸禄,干自己的私活,甚至于以权谋私,走向腐败之路。等等。

也许,在现实中,能够安心本职工作的人,尤其是能为民服务的人,恐怕并不是很多。在今天的公务员,特别是年轻公务员的心里,做一名公务员,恐怕更多的是在站在“饭碗”的角度,而不一定是“为人民服务”的角度。

这就引出我们对于今天公务员现状困境的思考。首先,我们应该反思,公务员的奋斗方向主要是什么?是升迁,还是发财,还是为人民服务?现在看来,有些事情并不乐观。这里面存在的问题,是不是与我们长期忽视理想信念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年,我们似乎太过于看重地位、待遇、权力方面的东西,我们在为人民服务方面,是不是说得多、做得少。

对于那些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官员来说,他们可能从来就没有想过升官、发财;而那些想着升官、发财的官员,即使满口为人民服务,最多的也是在作秀。

其次,在老实人不吃亏的问题上,我们是不是还缺乏可操作、科学化的运作机制。让老实人不吃亏,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更是当前官场急需解决的问题。也许对于真正的老实人来说,他们没有什么物质上的追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然而,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要想正气上升,要想社会进步,要想官场风气为之大变,必须要让老实人占据主导之地。老实人,其实是一个社会的精英与栋梁,他们不仅有本事、有能力,而且有品性、有担当。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机制与平台,能够让老实人大展身手,那将是一个投机钻营、道德沦丧、法纪无存的社会,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最后,在公务员制度的设计上,我们还应该考虑一个长远的问题,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来看,“升迁”注定是一条相当窄的通道,有很多人是注定没有希望的。那么,公务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我们应该有个定位。

现在的情形是,“官本位”思想与作为太明显了,官意味着权力、意味着地位。有的人不是把官位或是公务员的职位,当作一份神圣的职业,不能让这份职业如何与自我相结合,而单单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的膨胀。

也许,我们真该考虑对于公务员的准确定位了,甚至要考虑到如何实现优胜劣汰?如何打破“铁饭碗”的问题了,尤其是要在限制、约束、监督公权力的问题上下很大的功夫,真正让官场成为“能人”、“干事的人”施展空间的地方,而不是搞权术争斗、投机取巧的地方。

至少有两点要明确,做一名公务员,一要有本事。要有真本事、真本领,能够做得事、干得事。二要守本分。做人要守本分,要老老实实做人,不能混时度日,不能整天惦记权术、权谋,不能进来之后只想着如何去升官,甚至于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或是非法的手段。

如果说,公务员的未来,只能剩下“升迁”一条路,那将是一件极大的悲哀。如何让公务员能够体现或实现自身的价值与理想,不仅要在“升迁”制度上动动脑筋,恐怕也得在“工作”机制上下些功夫。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