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3年第5期 > 工作思考
首页 > 工作思考

工作思考


日期: 2013-06-24 13:52:00 浏览次数: 字号:[ ]

基层工会是工会组织体制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处在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复杂的劳动关系,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不断激发企业工会活力,既是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要求,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需要。

一、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企业工会活力势在必行

1.企事业单位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企事业领导对工会观念不清,思想认识不到位,忽视工会的政治性、群众性。从企业主层面看,小农思想深厚,法律意识不强,没有把依法组建工会当作是责任和义务,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工会组织。从广大职工层面来看,民主意识和素质普遍不高,对工会组织的归属感和信任感不强。其次,联系实际不紧密,吸引力不足。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再次,对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不够重视。不少工会干部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年龄老化和青黄不接的现象,工会干部后继乏人。

2.企业工会工作多浮于表面,不讲究实效。特别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工会,行政化的倾向比较严重。许多企业工会热衷于坐机关,浮在上面转发上级的文件、通知,对如何指导基层开展工会工作少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照抄照搬上级的文件,造成下面文件、通知成堆,今天强调这项工作重要,明天强调另一项更重要,使下级工会开展工作无所适从,工作往往处于盲从的状态,不去深入基层一线揣摩基层工会和职工的脉搏,不去指导一线工会开展工作,不了解基层工会和职工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的活动必然脱离实际,往往与职工的意愿背道而驰。不少大中企业工会,成天忙于机关事务的多,开展工会具体业务受到一定影响,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重点是加强企业工会建设

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把重点放在企业,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机制建设为核心,以职工评价为标准,以企业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企业工会建设。要大力加强对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当前企业改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企业职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企业工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措施和建议,并认真抓好落实,努力把企业工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把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重点放在企业,必须强化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根据企业和职工发展变化的实际,制定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在国有、集体改制企业,要加强工会组织的整顿重建,坚持“企业改制到哪里,工会组织就重建、整顿到哪里”;在非公有制企业,要加强工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和作用的发挥;在进城务工人员中,要积极探索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入会的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继续抓好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把建会、建家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企业工会各项工作的开展,使企业工会组织迸发出活力。

把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重点放在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工会的指导和服务。上级工会要根据不同情况,在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签订专项工资集体协议、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及其它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工作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社会化的途径,在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要理顺企业尤其是混合所有制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工会组织领导体制。

三、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解决好四个问题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争取行政的支持。党委重视、行政支持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重要保证。通过召开党委工会工作会议,以党委名义下发、批转文件,对积极做好改制企业和新建企业工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坚持“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党建工建一起抓,共同发展”的思路,有效促进改制企业和新建企业工会工作的健康发展;政府和工会、企业行政和企业工会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并帮助解决工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党委重视、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下,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二是必须围绕大局,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是各级工会增强活力、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工会组织有为有位的有效途径。如围绕经济建设的大局,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创争”活动,这既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活动;通过“建家”活动,把基层工会建设成温暖的职工之家。通过开展以“双爱双评”为主要内容的建家活动,推动了《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在外资、民营企业中的贯彻实施,激励了职工爱岗敬业的劳动热情,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通过送温暖活动和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及时送到困难职工当中。这既是对困难职工的救助,也维护了社会稳定,真正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是要加强和规范基层工会民主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基层工会群众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要努力健全和规范基层工会组织制度,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选举工会领导人制度、民主评议工会领导班子制度等;要健全基层工会工作制度,如各项管理责任制度、监督考核制度等;要强化和规范基层工会维权机制,认真推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劳动法律监督检查制度等等,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卓有成效的规范化建设,使工会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喜爱的“职工之家”。

四、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增强企业工会活力应采取的措施

一是工会组织必须积极协调劳动关系,切实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企业工会的维权工作一定要结合企业的性质和特点来开展,突出工作重点,注重维权实效。工资是广大职工的主要收入,也是最关心的问题,建立工资集体协商谈判制度,发挥工会组织在工资集体协商谈判中的作用,确保职工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提高相一致。督促企业按时发放职工工资,对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的,要以工会名义据理力争,若自身无力解决,还应及时向上级工会或劳动部门反映,实现职工劳有所得积极争取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在企业的落实,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要以建立职代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为载体,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建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和保护好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建议企业及时改进劳动安全措施,重视职业病的防治,参与职工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维护职工的基本权利。

二是切实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改革工会机关的工作方法,针对当前工会工作内容多、企业工会应接不暇的实际,必须对传统的工会工作方法进行改革,一方面要突出工作重点,另一方面要取消、合并有关工作内容;要加强企业工会干部建设;要维护企业工会干部权益。针对非公企业干部维权难的问题,支持工会干部依法维权,各地应建立非公企业工会干部保护基金,保证非公企业工会干部因维权被解聘转岗期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助,并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

三是工会组织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工会组织建设要抓紧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热爱工会工作、热心为职工群众服务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要扩大和发展工会积极分子队伍,依靠广大工会积极分子开展工会各项活动,以弥补当前企业工会干部不足的实际。要在转变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上创新。企业工会重点工作必须集中人力、财力和时间,全力以赴抓出成效,以达到用重点带动一般的效果。要深入基层,深入职工,了解实情,提出对策,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反映职工的意愿和呼声,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维护好、解决好基层一线职工的利益。坚决克服工会行政化、机关化、浮在上面的工作倾向。在活动内容上创新,企业工会要根据上级工会的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和职工群众的意愿,确定自己的套路。切忌生搬硬套、按别人的套路开展工会工作。

四是企业工会要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要构建一个关系顺畅、工作有序、运行灵活、服务高效的运行机制。要以机构为依托,以制度作保证,逐步形成协调统一、重点突出、研究超前、贴近实际,有利于成果转化的调查研究机制,以提高企业工会的决策水平、民主参与水平和指导服务的质量。形成依法循章、宏观参与、工会代表职工、上级代表下级的代表参与机制,以加强源头参与,更好地代表、维护职工利益;形成在外部有利于工会民主参与,在内部有利于集中力量抓重点工作的联系协调机制,以创造良好环境,齐心协力完成工会各项工作;形成面向基层、贴近职工的指导服务机制,以向基层和职工更好地提供理论、政策、法律、信息、典型等服务,建立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激励监督机制,以调动全体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保证工会工作健康有序地运行。 

(作者单位:省合达经贸公司)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