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下基层,是各级领导机关把握基层动态、实施科学决策的一项工作机制,是机关干部接地气、转作风、提能力的一项培养机制,是广大群众畅通反映意见建议渠道、促进利益诉求协调解决的一项保障机制。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的要求完全一致,与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要求完全一致,也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为此,抚松县以践行群众路线为根本要求,以联系服务群众为主要任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万名干部“察民情、体民意、解民忧”进万家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带头,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与群众建立直接联系,确保每名干部职工都有联系户,每户家庭都有干部职工联系,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增强发展动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以访贫问苦为出发点,拉近干群距离
只有亲身征询于田野,虚心问计于百姓,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想、所思、所盼,才能凝聚民心、民智、民力。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切实增强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主动意识,自觉做到视线下移,身子下沉,更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来多了解群众疾苦,解决基层困难,化解社会矛盾。带着感情访民生,带着问题求民意,带着责任访民需,深入联系户家中,做到“三知四清五促”,即知家庭成员,知生活状况,知生产情况,清楚思想状况,清楚家庭困难,清楚就业情况,清楚诉求愿望,促增收致富,促移风易俗,促环境改善,促邻里和谐,促诉求解决。我们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联系群众,帮扶基层,包保民生项目等制度,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下访活动,每季度至少到基层实地走访解决问题一次,每半年慰问联系包保困难群众一次,每年解决管辖范围内重要民生问题一项。截至目前,全县共有6940名机关干部参加了入户走访对接活动,共对接联系群众8604户,通过实地入户走访,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2742条,我们将收集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类,并一一建立台账,及时给予答复和解决。
二、以政策宣传为着眼点,落实惠民政策
在进万家走访活动中,广大机关干部向群众深入宣传党委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与群众谈日常生活,谈实际问题,谈形势、谈政策,解疑释惑,引导群众正确对待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到心中有大局、有纪律、有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在落实惠民政策等方面加大了宣传力度。落实惠民政策,最重要的是“惠及”。“惠而不及”、“惠而不至”损害的不仅是政策效果和群众福利,更是政府公信力。在活动中,我们把宣传惠民政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突出“直通”特点,通过印制民情联系卡、民情记录手册、发放就业服务手册、技术明白纸、举行政策宣讲会等方式,确保惠民政策进村入户、“落地生根”,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真金白银”。自活动开展以来,共计发放民情联系卡1.6万余张,就业服务手册8700册,农民法律读本8万余册。
三、以帮扶解困为落脚点,解决群众疾苦
群众最实在。话向着群众说,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真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群众就会从心眼里认可。帮扶解困是开展好“察民情、体民意、解民忧”活动的落脚点,否则就是空谈。我们要求干部职工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子女上学、就业就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帮助群众找到创业门路,积极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项目资金支持。我们将入户走访过程中收集上来的问题分类后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认真解决,全力帮助困难群众解难题、办好事。县水库移民管理办公室为漫江镇前进村争取到专项资金30万元,用于村内边沟硬化和绿化工程,还积极申请国家移民直补资金380万元,力争年末发放到移民手中。县妇联在万良镇仁义村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为他们购买了电脑、电话等学习、生活、体育用品价值2万余元。县水利局为新屯子镇新屯子村和大东村进行高标准农田保护措施,制定保护责任,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项工程总投资300万元,今年7月份开工建设,建成后,可保护农田地3000亩、解决2个村140多户村民生产用地问题,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截至目前,全县机关干部累计捐助资金、种子、化肥等共计价值37万元,对上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1060万元。
四、以富民强村为切入点,提高生活指数
帮扶解困关键在致富,根本在增强村级自身造血功能,我们把富民增收、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帮扶解困的切入点,按照“全覆盖,帮弱村”的原则,在机关干部包保联系群众的基础上,发挥各部门的优势,积极组织部门包保集体经济薄弱村,特别是“空壳村”,重点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各部门本着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深度挖掘各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明方向,一村一策开良方等办法,确立了循环发展、积极投入、对上争取、资源开发、资产租赁、村企合作等6种模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县共新启动新型村集体经济项目65个,预计每年可新增收300万元以上。县水库移民管理办公室积极对上争取,准备为漫江镇前进村上一个绿色食品山野菜速冻加工项目,争取省移民局投入扶持资金170万元,同时还在泉阳镇为河口村移民投资400万元建一个农贸市场,以优惠的承包价格,优先让河口村民承包门市和摊位,农贸市场所得收入分配给农民,从根本上解决村民无经济来源的后顾之忧。
五、以创新载体为着力点,提升活动活力
“帮扶解困”为各部门提升本行业、本系统工作水平提供了重要契机。为了将进万家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我们把创新活动载体作为突破口,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做好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并作为推动本行业、本系统整体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要抓手来抓,达到两不误,互相促进的目的。我们通过认真研究涉及本行业、本系统的宏观共同问题,特别是涉及全县的宏观性、政策性问题,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带着本职工作下基层,带着思考回机关,从机制和规律上找到原因和对策。我们要求干部职工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耐力,一年解决几个难题、共性问题,几年下来就会有大的进步,群众就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我们用爱心和责任,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想所盼,从了解到的群众呼声中汲取营养,及时调整项目建设的重点,民生计划的重点,使工作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在走访过程中,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帮扶工作,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县人社局先后协调乡镇政府、民政、医保局、就业局等10个部门,累计为群众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20余件,提供就业岗位近1000个,并设计开展了“春风行动”,作为深化活动的有效载体,先后为群众发放“春风卡”3万份,就业政策宣传单5万份,仅在3月份就先后召开了5场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366人。县农牧局为加强春耕生产所需各种农用物资的储备和调运,今年全县筹措备春耕生产资金6500万元,其中农民自筹6100万元,银行贷款400万元;调入种子430吨、调入化肥6500吨、调入农药270吨、调入农膜1250吨、调入农肥130吨,已全部送入农田;已检修农机具140台套,实现了农用物资足量供应。确保了春耕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系中共抚松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