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3年第3期 > 他山之石
首页 >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日期: 2013-04-23 浏览次数: 字号:[ ]

2012年9月3日-27日,我参加了由中组部、外交部、国家外专局联合主办,住建部具体承办的城市公共设施体系建设与安全运行管理研究班,在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的住房与城市发展学院进行了境外研修学习,近距离了解和触摸了荷兰的城市、乡村、政府、人家。随着学习、研究、考察的不断深入,荷兰作为欧洲土地面积小国、经济实力大国所呈现出来的气质、特色、风貌大量地摄入我的眼前!深入思考,所得收获和体会颇丰。

引  子

初识荷兰,是地理教科书中的荷兰,土地面积4.19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国土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3米。长期以来,倍受海洋和洪水的侵袭。荷兰是资本主义启蒙、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世界第一家股份公司、第一只股票、第一处证券交易场所均产于此。鹿特丹港称雄世界老大达百年以上,是世界各国进入欧洲的门户。发达的服务业、强大的物流贸易体系和丰富的资本流动增值市场,使荷兰长期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强国。它的铁骑也曾伴随八国联军的扩张,罪恶地踏入中国,给中华民族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痛。

再识荷兰,十年前赴欧洲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工业产品博览会,并随访考察诸多欧洲知名企业,到荷兰看了风车、乘了游船、走过“橱窗街”、进了钻石店,路途中拦海大坝的气势,大地上郁金香的芬芳,伦勃朗、梵高的油画风格和价位,无时不让我兴奋、留连,可惜时间匆匆,犹如走过陌生人家的大院,一切都让我感到稀奇,同时又平添几分遗憾。

这次在荷兰20多天的研修学习,给了我切入实际的体验和感受,每天时间安排的特别紧凑,上午专家教授讲解,下午实地考察调研,周六、周日不休息,每天都近10个小时学习考察时间。虽然身心十分疲惫,但夜深人静时,眺望窗外的运河、璀璨的渔火、漂动的商船、流淌的车灯,想到的却是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如何避免荷兰城市化进程中经历过的痛苦记忆?应该怎样塑造我们的城市风貌和精神内涵?我们应该怎样汲取荷兰的技术、管理的养分?

(一)

世界上,几乎所有城市发展的故事都与如何与水相处有关,水的文章做足了,城市的品位格调也就丰富了,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也就成功了。水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的镜子,是城市的给养,是城市的财富,更是城市的生命。

荷兰的历史应该是与水的抗争开始的。首先是因为他们从大海获取了本应该属于大海的土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恩格斯也说过人类每一次向大自然的索取,都将受到大自然的成倍惩罚。在与大西洋海潮抗争了几百年以后,荷兰人学会了与水的和谐相处。通过学习和考察,我发现荷兰人对水呈现了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欲拦还留。为了阻挡英吉利海峡涌来的海潮,他们从19世纪起,沿北海修建起了众多拦海大坝,除北部30多公里大堤外,其余大坝都无例外地力尽满坝开口,都能保证低潮位时河水、海水的自由流动。因为大坝的修建,会给海洋生物和淡水生物带来毁灭性灾害。尽管他们不惜血本的注意到这一点,但是我们依然看到了在鹿特丹防洪墙内河岸边死去的海豹。人与自然的博弈,常常会以动植物的牺牲为代价。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在观看荷兰大坝修建的宣传片时,有一点很受启发,他们介绍中的大量篇幅,是叙述采用何种科技手段和技术路径,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也坦言大坝修建后可能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他们所展示的大坝模型,也是以让人们能了解其结构的坚固性和可靠性作为主要目的。由此,让我联想到我们国内有些重大项目工程在做介绍时,往往更注重项目的外观气势壮观和展示厅的豪华以及领导的重视。他们的这种注重实际、讲究效果的理念值得学习。

二是欲罢不能。荷兰虽然曾经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然而,随着近年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其海洋运输大国的风光早已不存,但是它的内河水上运输和河海运输转驳实力,却依然宝刀不老。欧洲尤其是阿尔贝斯山北坡德国的河水都是流经荷兰注入大海的,荷兰人充分利用了这一天然航道,作为他们今天节能减碳的运输手段。荷兰的众多桥梁都是可以升起降沉和张开闭合的,为的是保证内河航运以及他们驾船航海的需要。桥梁起降的信号系统与道路信号一样发达,船到车停,船过车行,秩序井然。实际上,像荷兰这样国土疆域不大的国家,水运成本优势并不大,如果没有完善的接驳系统和配套的港口码头设施服务,我看不出内河船运能比汽车运输有什么更大竞争力。然而,荷兰人就是不离不弃,码头上遍布各种起降接驳设备,运河内一条又一条长百米左右、无桅杆的运输船或游客轮船接连不断,穷尽了河道的功能,凭借着他们几百年来对码头接驳的精细把握,打造出了科学、合理的河海联运链条。水上运输和对船的热爱成为荷兰的一种文化、一种民族情结。值得一提的是,在荷兰鲜见豪华游艇,更多的是大小不一的船,有的小到不足三米,在考察学习期间,正逢他们海军建军100周年和一年一度的港口节在鹿特丹举办,家家户户起锚升帆,百舸争流,蔚为壮观。

三是欲堵先疏。围海造地,建坝拦水,为的是治理水患,但荷兰做的更多的是疏水、释水,因势利导,疏通经脉,这是荷兰治水疏堵结合的基本经验。荷兰人发明了风车排水,但前提是水能通过河道梯级排出去。为此,荷兰水网密布,无论是城市、乡村、厂区,一切为水的排泄留足空间。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城市中留足了大量的城市绿地、洼地和湿地,为的是积水、存水、蓄水。城市的路面、街道都能做到渗水、透水、吸水。荷兰河道水位都很高,而除了城市,大都没有硬化,更没有什么护栏,郊外河岸有的仅是一些石块、木桩和水生植物,让人感受到人与水、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而反观我们国内,众多关于防水的法规、措施,以及防洪通道规范、临水建筑规范等等,看起来面面俱到、万无一失,实际上有的作用不大,有的脱离实际。事实上,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确实更要关注水网、湿地的保护,注重对自然生态肌理的保护。我们的水利、水务建设管理也应充分吸取这样一种理念。

四是欲取先予。荷兰人向大海索取了太多的土地,得到了大海的多次报复,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水污染,也给他们留下了痛苦的记忆。教训之下,他们懂得了要想获取必须首先投入,在授课老师的介绍和考察中了解到,他们水管理委员会和政府一样,是受议会直接监督的部门。议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定,来促进水的治理和水环境的保护。我们参观的污水处理厂,COD达到20%以下,实在不容易。值得一提的是,荷兰的公共事务和招投标管理标准,最初也来自于水利设施建设。为了国民的安危,他们举全国之力,兴修水利工程。于是,如何花好每一分钱,也就成了举国关注的大事,因为是纳税人的钱。这样,一系列招投标管理的法案就出台了。所不同的是,他们的招投标,除了防止腐败之外,更考虑钱是不是花的有效、有用!钱不够了要查,钱花不完也要查。由此,他们不是简单的以价格为标准作为投招标的重要选择,而是先以资质条件、技术方案、可行性研究水平以及以工程设计施工记录作为门槛准入标准。入围后先拿方案,后进行调研设计。无论中标与否,前期费用政府买单,一分不少。至于招标方式,全看工程的规模易难。竞标、邀标、议标视情而定,不绝对化。一切为了安全,为了国家和国民利益。不会为了买对而买贵,或是为了买贱而不买对!表象之外,还是机制、法律在起作用。

(二)

无论是历史文化遗产,抑或自然生态遗产,都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延续,是人类历史与自然对话交流的延续。所以,遗产应该是有生命力的。荷兰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可以从我们参观的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充分体现出来,一幢由西班牙建筑师设计的建筑融合了现代想象、传统象征和前卫艺术的多种元素符号,十分漂亮。虽然面积不大,相当于我们国内中等城市的艺术馆,但它拥有了展示和研究的基本功能,大量的面积留给了藏书和信息库房。会议室、接待场所十分简单,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都在过道上。这家二百多人的机构,从事为荷兰全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决策咨询、信息采集、学术研究服务,他们把历史文化遗产分为人类学、建筑文化、自然地理三类,是国家和地方进行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研究的合作平台。

在专家授课中,有一个观点让我十分的赞同,那就是对待历史文化遗产,除了极少部分有必要加以严格的刚性保护之外,其他的应尽量在使用中加以保护,他们认为只要还存在使用功能和经营价值,人们才会更加主动地去保护它。为此,他们根据遗产的不同类别、级别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数据信息库,制定各种不同的保护标准和措施,然后把保护的主体交给社会、企业、业主、家庭,让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并在使用中提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有趣的是,在阿姆斯特丹,专家带我们去看了两个由企业主承担保护使用的旧教堂。这个业主承担着政府交给他一个片区的旧区改造任务,他将这两个旧教堂改造成了音乐培训中心和创意设计室。学员们不解地问他,这样的功能改变政府是否允许,其次从宗教文化角度上看,你们信仰的上帝是否会同意。业主告诉我们,政府非常满意,因为两个破旧的历史文化遗产终于又能得到人们的使用,并且会有人留意保护他。而对于宗教问题,他说他本人并不认识天主,但天主知道他在做正确的事,会宽恕的。其实,我们中国过去许多寺庙在天灾人祸时,或成学堂、或成避难场所。看来无论是教堂、寺庙或是历史建筑,只有为人们持续的使用,它的价值才能得到持续的认同并得到守护。

在临回国前,我又专门去了一次鹿特丹的航海博物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个博物馆各个时代的船舶和港口机械,一半是在露天展示,有的还在使用。这种展示方法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

(三)

二战以后,荷兰乃至西欧许多国家的城市化建设大致历经三个阶段:一是从二战废墟上的恢复建设,大致10-15年,使许多城市达到战前水平;二是随着和平发展和物质的积累,在60-70年代,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推动了以新城建设为主体的城市扩张,许多城市规模普遍扩大一倍以上,但这些扩张都是依托老城区实施的;三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新技术和信息化后工业浪潮的到来,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大规模发展新经济,带来了第三次城市扩张。通过城市扩张,这些国家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改造,创造了巨大财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荷兰在做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旧区改造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历史文化建筑在改造利用中的地位作用,让老建筑能够在改造中枯木逢春、重焕生机。同时荷兰人认为今天的建筑艺术,或许就是明天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他们对待各类建筑艺术,体现出“尊老爱幼”。无论是在海牙还是阿姆斯特丹,特别是北部城市格罗宁根,他们在旧区改造时,都十分注意新城旧城和新老建筑的相邻混搭。对建筑元素、年代符号建设风格实行和谐过渡,在让老建筑享有尊严的同时,也给新建筑予以包容的张扬之地,让新老建筑共同叙述着他们的昨天和未来。由此,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来了,寻求记忆的老人们来了,人气热了。给我带来的启发是,老建筑旧楼房存在着足够的商业附加值,适度的开发利用,不仅给其本身带来有效的保护,而且会给今人带来更好的发展机会。今天的上海新天地、北京的后海都是成功案例。这样的改造所带来的地标符号和品牌影响,会给整个旧区的改造和周围业态培育带来拉动作用。同时,又为新城区人气的快速培育和综合运行奠定产业基础和发展经验,实现平稳过渡,也避免了出现所谓的“空城”、“鬼城”现象。

目前,我们在实施新城开发、旧区改造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确实还存在某种误区,一些地方新城建设不注重与旧城的有机衔接,缺失产业基础的支持,盲目选址开发,脱离老城区的多年历史沉积,虽然有的新城区建得豪华、气派、现代,但人们没有归宿感。同时,在旧城改造中,建设部门和文化文物保护部门也有意见相左时,结果要么出现对历史文化遗产打上围墙、围栏,大门深锁,要么以推土机的方式拆旧建新,弄出一堆假古董,更多的是设关、买票、收费,杀鸡取卵。所以我们要认真改变重新城、轻旧城;重年代级别、轻实质保护;重牌子、轻研究;重机械看管、轻合理善用;重商业利益、轻文化传承的新城开发和旧城改造及遗产保护观念,以及重建轻修、重拆轻用、重仿轻留的建设和改造方法,进一步在机制、体制上,特别是观念认识上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地方实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模式。    (未完待续)

(作者系白城市副市长)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