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3年第2期 > 百优之窗
首页 > 百优之窗

百优之窗


日期: 2013-03-14 12:56:00 浏览次数: 字号:[ ]

3天,63个小时,正厅级“雷冠希”倒下,被称为微博反腐“秒杀式”经典案例,速度之快,令围观者振奋。

此前,倒在雷政富之前的,还有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深圳“猥亵女童”局长林嘉祥,剑阁“节约”局长曹正直,徐州“一夫二妻”区委书记董锋,陕西“表哥”局长杨达才、被女主播揭发的市人大代表孙德江等。

而日前,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现任兰州市市长袁占亭曾佩戴多块名表。2012年12月5日,甘肃省纪委相关人士称“已在核实相关情况”。

微博一转,围观一万,反腐一动,倒下一片。

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旦空投进庞大诡秘、纷繁芜杂的微博世界,其产生蝴蝶效应的速度、广度和深度,都是惊人的。那么,围观反腐这种急剧的发酵过程,是从哪里开始的?

围观就是力量  “小号”的逆袭

2012年8月,“中山纪检监察”接到线索,时任中山市人社局纪委书记的梁国影,篡改儿子公务员考试成绩,引起舆论广泛关注,造成恶劣影响。很快,“中山纪检监察”通过微博发布信息,将对举报信息展开调查,并通过微博同步发布相关进展,赢得了网友的一片叫好声。

据中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君能介绍,中山市纪委接到举报后,次日就成立“8·01”专案组展开调查。一周内,“中山纪检监察”官方微博先后4次发布案件进展,获得了网友的一致肯定。

“目前看来,微博最重要的功能是收集线索。”据广东省中山市纪委工作人员张元(化名)介绍说,第一条线索来源于“私信”,“有人发私信给我们,透露重要信息。”在此之后,“‘私信’数量越来越多,案件的证据、细节也愈加丰富,大量‘私信’来源于不同的微博,都是‘小号’。”

“小号”通常指微博用户中新注册者,“关注”、“粉丝”量都不大。张元推测,可能有人匿名注册了多个账号,发送不同的信息。“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吧,以免暴露身份,引发麻烦,遭到报复。”

同时,重要信息被多个“小号”编辑成微博发出,并得到了上千次转发,事件很快得到众多网友和有影响力的“大V”们(比较有影响力的实名认证微博)的关注。“事件一旦扩大,信息源就会迅速增多。”张元说,很快,多个微博都通过“私信”和“@”的方式向“中山纪检监察”提供线索。“其中有事件的知情者,也有被检举者的相关人,提供更多的线索和相关事件的信息,事件查处相较于普通案件而言容易很多,因为证据多、线索多、信息多。”

在处理过的多个检举事件中,该事件被张元评价为“线索最多,证据最充分,最重要的是时间最快,效果最显著的案件。”当然,一切都要归功于微博平台。“它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成为检举者和推动者。”

公检法如何处理微博举报?

公检法机构开通微博是一次遍地开花的“基层革命”。

“基层机构和官员本来就人数众多,处于行政金字塔的底层,另外,基层机构更便于尝试,是体制改革中较为轻松的一环。”政务微博研究者张振良评价说。

在地域分布上,政法微博已覆盖全国,据微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10月底,政法微博数量最多的5个地区依次为河南、江苏、山东、福建、浙江,五省总数占全国政法微博总数的49%。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微博)公布的《2012年腾讯政务微博报告》显示,在腾讯平台上,共有45030个党政机构微博,25054个党政官员微博,总计70084个政务微博。政务微博总数超过3000家的地区共有7个,其中浙江以5639个位居第一。

在腾讯十大检察系统机构微博排行榜中,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以230791的听众数和19300的微博数位居榜首,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宣传处长赵安金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总结说,开通微博一是为了宣传自己;二是为了司法公开;三是希望形成窗口和平台,聚集各级检察院的力量;四是看重微博的时效性,更好地联系政府机构与民众的关系。

未来微博举报会成为比电话举报、文字举报更重要、快捷的举报方式。

微博反腐“门事件”

“调情门”——2011年6月,江苏省溧阳市卫生局局长错把微博当做私密聊天工具,与女子大肆调情,并透露行贿受贿信息,引发网友围观。溧阳市委常委会随后召开紧急会议,将此人停职检查并取消其党代会代表资格。

“艳照门”——2011年7月,一条题为“捡到U盘,疑似昆明发改委官员艳照视频”的微博被疯狂转发,随后,昆明市发改委确认“艳照门”主角为昆明市发改委收费管理处副处长成建军并展开立案调查,成建军被撤职。一个月后,河南省汝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田汉文同陷“艳照门”,后被停职。

“情妇门”——2011年8月,浙江省开化县国土局副局长朱小红被免职,起因是妻子林菁微博举报其嫖娼、供养情妇,资金来源主要是受贿,衢州市国土局纪委对其展开立案调查。

“炫富门”——2012年3月,天津市西青区副区长李治阳被调查,起因是其女李颖在微博上发布诸多奢侈品照片,并被网友搜出“跨分数转校”、“免试特招进国土分局”等,李颖被称为官二代“坑她爹”的代表。

“表哥门”——2012年8月,陕西延安境内发生重大车祸,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视察事故现场微笑的照片在微博上被大量转发,引发网友不满。随后,网友“人肉”杨达才,“搜”出5块名表,总价数十万元。杨达才因此被戏称为“表哥”,后被撤职。

“房叔门”——2012年10月,天涯网友曝光广州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家庭成员名下拥有21处房产的帖子在微博上被广泛传播,经调查后,番禺区政府微博称,蔡彬瞒报房产,已对其停职。

“性侵门”——2012年11月,黑龙江双城市电视台播音员、女主持人王德春微博实名举报该市人大代表、双城市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孙德江要挟她与其保持不正当关系,并称孙存在以权谋私、变相转卖公家资产违法乱纪等行为。双城市随后对此事展开调查。

“不雅视频门”——2012年11月,疑似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不雅视频的截图在微博上流传,63小时后,重庆市官方宣布视频中的男性确为雷政富,并免去雷政富北碚区区委书记职务,对其立案调查。

官方微博反腐还需顶层设计

如今,微博反腐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监督力量,微博反腐成员有的以行业或反腐地域命名,如“地产反腐”、“医药反腐”、“河南反腐”、“福州反腐反贪”等,有的以反腐组织的形式命名,如“反腐三剑客”、“反腐老干部”、“反腐工作室”、“反腐联盟”等。

2012年7月,186个实名认证的北京市检察官微博悄然上线,形成了以检察官个人实名认证微博为主的“北京检察模式”。同时,河南省市县三级共183个法院通过微博对案件当事人进行了全天接访,并直播接访情况,开创信访接待新方式,开辟了以省市县三级法院联动为特色的“豫法阳光模式”。

“微博反腐已经形成规模,形成阵营,成为一股浪潮,将官方和民众都裹挟其中。”政务微博研究者张振良同时指出,“形式的变化并非根本性的改善,真正的问题在于纪检部门如何对待举报线索,如何落实处理,能把已知的问题和线索调查解决好。”

中南大学廉政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满春建议,一方面,有关部门需要把微博反映的情况进行多平台整合,从而扩大微博反腐的影响力,以实质性的效果来取信于民;另一方面,在制度层面需要设立明确有效的微博反腐制度规范,起到启发引导群众,推动国家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在法律层面,将一些弹性的规则变成硬性成文的微博反腐法律法规。”李满春指出,必须从法律上对个人和政府微博进行规制,防止出现一些滥用微博打击报复的现象,同时防止一些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面对微博线索的时候,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