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机关党建杂志 > 2013年第10期 > 多棱镜
首页 > 多棱镜

多棱镜


日期: 2013-12-06 10:33:00 浏览次数: 字号:[ ]

中国,这个承载着全世界最多人口、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将如何描绘民族复兴的梦想蓝图?

梦想照亮现实。当下的中国正站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上,我们的身后是厚重沧桑的奋斗历史,我们的面前是前所未有的复兴曙光。但是,现实不会因梦想的接近而变成平坦通途,问题仍有、困难仍在。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亟待调整、利益分配机制亟待完善、公民诉求渠道亟待畅通,公共服务保障亟待跟进,社会治理方式亟待规范,等等,无不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与能力,我们将如何让“中国梦”变为现实?“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法治能够让市场经济在良法指导下规范运行;法治能够让公民意志上升为法律并被全社会尊重与遵从;法治能够控制公权力滥用从而推进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能够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法治能够通过提高公民法治意识来培育成熟的社会心态。法治在破解当下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等一系列难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用好法治这支如椽巨笔,“中国梦”才能绘就成一幅国泰民安,繁荣富强、生机勃勃的动人画卷。

梦想激发斗志。在推进法治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千年以来传统“熟人社会”观的挑战,遇到难题找“关系”的意识仍潜隐在多数人的理念之中;我们面临着封建社会集权制政体所遗留的“官本位”思想的挑战,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核心难以在较短时间内生根发芽;我们面临经济快速发展而社会改革滞后所带来的社会矛盾激增的挑战,以法治手段规范社会秩序打造和谐平安社会环境的方式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但困难永远都是暂时的,中国人实现梦想的激情已经点燃,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今天,我们已然站到了实现梦想的最重要的节点,无论面临多大困难、多大挑战,我们都要坚毅持守、慷慨趋赴,我们都要胼手胝足、顽强奋斗,用全民族的力量,向世界展示“中国梦”独立、繁荣、富强的画风神韵。

梦想依赖实干。用法治来描绘“中国梦”,最重要的是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手段,限制公权力膨胀滥用,保障私权利依法行使,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让政府最大限度地适应公民需要提供安全有效的公共服务,让公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依法表达意志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参与社会治理。按照十八大精神要求,在法治实践中,关键是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作为机关公务员,必须用实干来加快实现“中国梦”,要成为推进依法行政的主力军,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处理机关政务。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将是否合法做为审视决策、执行等工作环节的首要标准,在头脑中建立遇事先问“合不合法”的思维信号,并逐渐使其成为一种思维惯式;学习法律知识,践行法律精神。深入学习宪法及民法等基本法律法规,结合本职工作,全面了解有关经济、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并在工作中秉承民主、公开、平等的法律精神;运用法律方式,提高行政水平。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制度、程序,及时公开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及时调整工作方式保障公民依法参与权,及时畅通渠道保障公民利益诉求依法维护;严格法律监督,依法追究责任。对在决策、执行和其他行使公权力过程中有法不依、滥用职权,给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要依法问责,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法治在描绘“中国梦”时才不致走样,才能造就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已舒展开一幅静待泼洒水墨丹青的恢宏巨卷,法治建设的推进,必将成为描绘“中国梦”美好蓝图的浓墨重彩,闪耀出法治中国的光辉。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