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研究 > 经验交流
首页 > 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日期: 2017-11-29 浏览次数: 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加强作风建设才是我们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党自建党以来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制胜法宝,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团结一切力量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解放战争前,党运用这一方法,团结和发动人民群众力量,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大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党坚持传承这一传家宝,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才智,致力于国家和社会建设。

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同时,再次与常委同志一道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充分展现了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不忘初心,全力为人民谋福祉的信心和决心。这也是十九大报告将党的作风建设作为党的五大建设的原因之一,只有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查摆工作作风,理顺群众关系

作风建设犹如一面镜子,映衬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观念、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作风建设问题就是关系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问题。由此可见,党员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到身边的职工群众。在职工群众心目中,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好,形象就好,所带领的团队就好。

十九大报告指出“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可见,密切联系群众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所以,作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时常与职工群众在一起,给职工群众的印象好坏,不仅是其自身形象的问题,也是影响党在职工群众中形象的问题。不但影响到个人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体提升。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干了不少工作,费了不少力,钱没少花,力没少出,但职工群众并不买帐?说到底就是因为我们所作所为不切合实际,不符合职工群众需求,导致决策偏差,方向错误。虽然我们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深入查摆和整治了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但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仍然需要以全新姿态对照党章、对照标准、对照法纪认真查摆自身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身为基层领导干部,与职工群众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更应该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与党章、法规制度相一致;时刻反省自己是不是经常深入到职工群众中了解问题,掌握情况,所做出的决策是否符合职工群众的意愿;时刻反省自己是否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了浓厚的感情,所取得的成果是否符合最广大职工群众利益需求,并做到随时纠正偏差,将言行植根于职工群众,取信于职工群众。这样,我们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职工群众保持着相依相存、相援相进的紧密关系。

二、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十九大报告在涉及作风建设中提出“加强作风建设,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才能让群众看到希望,才能与职工群众紧密联系。所以,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地转变工作作风,调整位置,沉下身子,真正置身于职工群众之中,做群众的学生,汲取其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才能促进自身思想认识的提升,才能学习和掌握到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真知,才能在实际中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职工群众才是一切理论成果,一切方针政策、决策决议的实践者和执行者,所有决策是不是适合时代发展、是不是切合实际、是不是让最广大职工群众受益,只有职工群众的实际运作才能得到证实,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检验出成果。毛主席曾提倡要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就是说遇到问题要到群众中去,向群众请教,向群众学习,集中群众的智慧,总结群众的创造,强调的就是这个道理。调查中我们发现,个别领导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以最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只听取个别人的意见或武断决策,工作信息始终建立在一个小圈子中,这样得到的情况是不是与实际情况相符,收到的效果是不是最好,职工群众有没有反对意见,执行是否遇到问题等,他一概不知。甚至,个别向其反映情况的人,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漏报、谎报情况时有发生,以致影响工作,影响和谐。这样,一意孤行,就会导致在作风上漠视群众,脱离群众,甚至压制和伤害群众,使工作决策偏向。诸如:习惯于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仅听取个别人意见、对群众疾苦置若罔闻等等,都将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甚至严重伤害群众感情。所以,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与之建立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才能有效地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反之,背离群众路线,离开职工群众,则将成为孤家寡人,被职工群众所抛弃。

三、改进工作作风,建立群众基础

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来自于群众,职工群众不仅是我们的根基,更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力量源泉,在推进企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果我们做出的决策,是从工作实践中、从职工群众中调研得来的,我们就能够与职工群众在价值取向、理想目标、行为动向上保持一致性,就能较好地激发强大的活力和动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我党成长史中可以看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原因是靠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我们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调查研究他们的工作成果,听取他们的评价,才是转变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只有身到基层去,深入职工群众中去,全面掌握情况,才能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只有集思广益,多渠道,全方位,真心实意地走向职工群众心田,探索到职工群众最真实的内心世界,才能把惠及最广大职工群众利益的事做实、做牢。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就要时刻把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决策的出发点和落实点。切实关心群众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处于职工群众的立场想事、谋事。这样,才能做到党的根本宗旨不丢,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不丢,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不丢。

综上所述,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才是我们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才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有效途径。作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把自己身在基层误认为已身在职工群众之中,能不能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要的不是每天与职工群众在一起,最关键的问题是你能不能在目标追求上与职工群众一致;能不能在言行上取信于职工群众;能不能在所作所为上得到职工群众的认可,才是衡量作风、作为的标尺。仅仅是身在其中不成,必须深入职工群众之中,摆正自身位置,理清身于群众与深入群众的关系,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牢固树立服务职工群众的思想,才能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避免工作上的主观性、片面性;才能真正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 ( 责任编辑:中共吉林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_办公室 )

    分享到微信

    关闭